国外传统书籍形态研究
国外书籍形态的发展与中国书籍形态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国外原始时期的书籍形态和中国原始时期的书籍形态大体相似,都是在自然界中选用材料进行记录。埃及人最早使用莎草制作出莎草纸,并用木头与象牙棒将纸卷成轴状,接近于我国的卷轴书。
约公元前2世纪,开始出现以羊皮纸为材料的书籍,其实羊皮纸不单单是小羊皮的纸,还有一些是小牛皮的,书籍表面光滑细腻,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使用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抄写法典、经文。羊皮书装帧考究,开本形式不同,在内页的版式设计上也有了固定的版心、工整的行距,文字为横向书写。并且为了方便阅读,大开本的书籍采用两栏或多栏的版式形式,也开始采用册页式的装订形式,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书籍的形态。
14世纪末,开始出现主持设计的出版作坊,由荷兰的林堡兄弟的出版作坊最为先进,主要出版宗教书籍,采用手工抄写,但在版面中已插入了插图,并创造性地采用了首写字母装饰。欧洲最早的雕版印刷书籍是一些宗教书籍,书里有大量精美的绘制插图,甚至多于文字。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快速发展,书籍为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1455年,出版了四十二行本《圣经》,被人称为活字印刷的里程碑;1486年《圣地朝拜》印刷出版,它是史上最早的游记书籍。
16世纪,由于世界各艺术流派的兴起与发展,书籍的设计也随之快速发展书籍成了各种风格、流派传播的最好媒介。为了方便阅读,书籍开始从大开本向小开本逐渐变化。直到18世纪,书籍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开始出现阅读热潮。
19世纪中期,印刷、制版技术飞猛发展,但是工业化的进程限制了设计的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手工艺传统恢复设计水平,并由此掀起了“书籍设计的文艺复兴”,并迅速影响欧美的书籍设计。

国外传统书籍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