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注重形式导致设计内涵空洞。对于书籍设计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注重形式美与流于形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注重发挥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作用;而后者则过分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甚至不惜牺牲内容“削足适履”,或者根本不注重内容,只求表面“看上去很美”,造就了典型的形式主义。
书籍印刷设计存在的问题二:设计内涵空洞
过分注重形式导致设计内涵空洞。对于书籍设计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注重形式美与流于形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在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注重发挥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作用;而后者则过分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甚至不惜牺牲内容“削足适履”,或者根本不注重内容,只求表面“看上去很美”,造就了典型的形式主义。
近年来,市面上有许多毫无个性、堆砌拼凑的形式主义封面,显得“浅薄”和“直白”。归其主要原因:其一,是设计者缺乏对书稿内容的深刻理解,无法真正把握文章的风格以及作者想要表现的正确意图,而书稿内容恰恰决定着创意构思的根本,所以无法理解书籍内容就很难有合适贴切的艺术表现。
尤其是遇到许多相同主题的书籍,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解和多角度的构思很容易造成雷同的形式化风格。其设计中也出现了滥用电脑的现象,面对一些花哨繁杂的装饰特效难以取舍,被图像牵引着方向,脱离了人的主观感受,极大地削弱了书籍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属性,使得书籍设计赋予书籍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无从体现。
这种过分注重形式的短视行为,“强迫”内容为设计服务,表现的形式与表达的内容价值不相称。虽然这种刻意求奇、求变夺人眼球的做法可以短期内吸引读者关注,但它脱离了书籍设计根本的宗旨,忘记了书籍毕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这种刻意追求视觉效果的浮夸形式是经不起推敲的,除了带来视觉疲劳以外并没有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会令读者产生一种言过其实的厌恶感,不利于书籍“自身”的推销,更不利于书籍设计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