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常用术语(二)
(11)电子分色( electronic scanning)。简称电分。实际上是电子扫描分色。是印前发展过程中,代替照相分色的一种工艺。它通过扫描的方法,把原稿分解成许多个像素,利用电子计算机快速地对各个像素进行处理,制成可以再现原稿颜色和阶调的一组单色版的分色工艺。电子分色的工艺现已经基本为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所替代。
(12)分色( color separation)。用照相或扫描的方法,通过滤色片把彩色原稿的颜色分解成黄、品红、青印刷三基色和黑色。每个颜色做一张分色片,称为分色,也即颜色分解
(13)色彩管理( color management)。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使色彩统一的校正工作,包括色彩校正、定标和转换。色彩管理运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14)阴图片( negative film)。通过照相、电分制作或计算机排版系统输出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调完全相反。原稿最暗处对应阴图片上的最亮处;原稿最亮处对应于阴图片上最暗处。一般从原稿直接拍照的图片为阴图片。
(15)阳图片( positive film)。通过照相、电分制作或计算机排版系统输岀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调完全相同。原稿最暗处对应阳图片上的最暗处;原稿最亮处对应于阳图片上最亮处。阳图片可以通过阴图片翻拍,或直接拷贝而来。
(16)电子扫描分色机( scanner)。简称电分机。代替制版照相机的一种设备。能自动分色、加网,一般由三大部分所组成。析像部分,包括析像头、析像滚筒、析像光源和析像驱动丝杠;电子回路部分,包括彩色计算机、比例计算机和电子网点计算机;记录部分,包括记录头、记录滚筒、记录光源和记录驱动丝杠。电分机的分色加网虽然能自动进行,但原稿的情况千差万别,对原稿的分色机上密度的定标、层次调整和颜色校正等还得具有丰富经验的操作人员凭经验和规范进行掌控。
(17)扫描仪( scanner)。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用于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计算机,以实现对这些图像形式的信息的处理管理、使用、存贮、输出等。扫描仪工作时,先由光源将光线照在原稿上,产生表示图像特征的反射光(反射稿)或透射光(透射稿)。光学系统采集这些光线,将其聚焦在感光器件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路部分对这些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及处理产生对应的数字信号输送给计算机。机械传动机构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装有光学系统和CCD的扫描头与图稿进行相对运动,将图稿全部扫描一遍,一幅完整的图像就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了。
(18)加网( screening)。对连续调图像阶调进行分解的一种方法,把连续调图像上不同的明暗层次分解成一个一个不同面积的小网点。在阴图片上网点是透明的,空白区域是不透明的;在阳图片上,网点是不透明的,空白区域是透明的。加网方法有照相加网、拷贝加网、电子分色加网RIP加网等。
(19)加网线数( screening rule)。指印刷品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每英寸的网线数,即挂网网线数。称为网线数是因为最早的印刷品网点有线状的。加网线数的单位是line/imch(线/英寸),简称LPI;公制单位为线/厘米。例如150LPⅠ是指每英寸加有150条网线。给图像加网,加网目数越大,网数越多,网点就越密集,层次表现力就越丰富。
(20)调幅网点( amplitude modulation screening或AMscreening)。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