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和护照防伪印刷技术
法定证件通常是依据组织制定的法律规定,赋予或授予某主体的身份、资格、权力或荣誉等方面的证明性文件,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使其能够依据国家法律或部门规章,在国家行政管理、社会生活中规范和有序地应用,往往在证件的生产管理中选用特殊的制证材料精密的印刷工艺、先进的证件个人化系统,确保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法定证件也是防伪证件,在法定证件中,常见的防伤技术包括水印安全纸,溶敏感性纸,版纹设计伪技术、防伪油墨等。
法定安全证件的应用范围很广,其中与日常生活关系最紧密也是很重要的两类法定全证件是居民身份证和护照类证件
居民身份证作为我国家法定的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证件规格线由执法机关制发,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不受时空范围的限制,而且携带、使用方便,不易伪造,这些特点是其他身份证件如工作证、介绍信、学生证等所不具备的1984年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面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日益暴露出缺点,虽然在1995年和1999年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缺陷,如身份证号码偶然性重号、姓名中的生僻字打不出来、身份证照片畸形形变等,主要问题是科技含量低、防伪性能差。自第一代身份证问世以来,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的第一代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制造假身份证和利用假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的形势非常严峻,公安司法机关肩负的反假斗争显得日益艰巨,任重道远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科技含量、防伪能力、证件质量和制作周期等方面都优于第一代其制作工艺已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制证技术接轨。它采用先进的数字防伪、射频卡识别和刷防伪等信息技术,将有利于国家和公民办理社会事务,特别是在经济事务中,加强身份的识别和认证,也有利于有效预防和打击伪造证件、冒用他人证件进行金融犯罪、流窜作案等违法犯罪活动。2004年3月29日,首批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在深圳、上海和浙江湖州三地开始发放,4~5月在北京和天津开始发放,广州在7月1日实施换领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发放工作全面启动。2005年1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停止办理第一代身份证,并全面启动集中换发新证工作,旧的身份证在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2008年,我国基本完成全国10亿多张旧身份证的更换
身份证的规格特征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相比,在规格特征上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质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由多层聚酯(PETG)材料复合而成的
单页卡式证件。它是由正面保护膜、正面印刷层、中间镶嵌层( inlay)、背面印刷层和背面保护膜5部分组成。卡基使用的是公安部指定的江苏省唯一一家信用卡基材生产厂家—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PETG新材料。这种材料有别于以往我国身份证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该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此外,PETG新材料采用新配方和控制技术,易于印刷,热稳定性强,具有防伪造、耐摩擦、抗腐蚀、抗静电等特点。
2)大小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大小为85.725mm×53.975mm×0.900mm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以下简称《居民身份证法》)第3条第1款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1)反面。证件的反面印有持证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和本人彩色相片7个登记项目,并印有彩色花纹。图案底纹为彩虹扭索花纹,颜色从左至右为蓝、紫、红、紫、蓝。
(2)正面。证件的正面印有证件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左上角印有国徽图案,中间印有用写意手法绘制的长城图案,周围印有彩虹扭索花纹,中下部印有“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两个登记项目。
我国第二代身份证所有登记项,全部采用国家公安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指定制证专用打印机—富士施乐DC2060型和DPC1255型彩色激光打印机印制。该打印机技术先进、工艺精细,打印出的文字清晰、人像层次丰富,中间调过渡柔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便于人们识别,因此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代身份证。在5倍以上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下观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背面的登记项的整个图文,由红、黄、蓝、黑4色墨粉颗粒堆积而成。

身份证和护照防伪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