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强,于是出现了书写于丝织品上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便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
关于书籍印刷前期发展的卷轴装
春秋时期,私人著作逐渐增多,对书便于携带的要求加强,于是出现了书写于丝织品上的书,丝织品当时有帛、缣、素等。帛柔软轻便,携带和保藏都很方便,帛书的左端包一根细木棒做轴,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束,便为卷轴。卷口用签条标上书名。
但帛造价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

而东汉以后,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文字依附的材料,逐渐被纸张所代替。
纸书的最初形式是沿袭帛书的,依旧采用卷轴装。
轴通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帝贵族采用珍贵的材料来做轴,如琉璃、象牙、珊瑚、紫檀等。卷子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露在卷外,为保护它另用一段纸或丝织品糊在前面,叫作漂。裸头再系上各色丝带,用作缚扎。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襟、带四个部分进行装饰。
玉轴牙签,绢锦飘带”是对当时卷轴书籍的生动描绘。卷轴装的纸书,从东汉一直沿用到宋初(公元1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