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印刷的近现代发展
由于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装帧艺术逐渐脱离了古代的形式结构,开始向现代书籍的生产方式与设计形态转变。

其代表人物鲁迅,为我国装帧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更多艺术家参与了装帧艺术的设计。
鲁迅是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天地要阔、插图要精、纸张要好”是他对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他特别重视对国外和国内传统装帧艺术的研究,还自己动手,设计了数十种书刊封面如《呐喊》《华盖集》《引玉集》等。其中《呐喊》的设计强调红白、红黑的对比,形式简洁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
对于封面设计,他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承认它的装饰作用,但不赞成图解式的创作方法,主张版面要有设计概念,不要排得过满过挤,不留一点空间,强调节奏、层次和书籍版面的整体韵味。
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涌现出如丰子恺、陶元庆、司徒乔、关良、钱君陶、林风眠、陈之佛、蔡着虹、叶灵凤、捷薰琴等一大批学贯中西、极富文化素养的书籍设计艺术家。他们多数曾留学西方或日本,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创作时往往无所羁绊、博采众长,丰富了新文学书籍的设计语言。
同时,随着我国书籍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书籍设计的专家与机构。从1959年开始举办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至今,涌现出众多别出心裁、创意俱佳、富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以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部分作品为例,无一不表现出我国书籍设计的理念和语言都在进行着飞速的变革,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