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刷厂打样对图像再现的控制
1.输出分辨率的控制
数码打样的分辨率有着双重的控制标准,既要达到一定的输出精度要求,真实地还原图像,又要满足印刷输出的精度要求。在打样设备和耗材满足基本精度要求的情况下,要实现数码打样与印刷的精度匹配,必须通过数码打样软件采用相关的加网技术来完成。数码打样分辨率的控制比较简单,只要选择合适的打样控制软件、打样设备和介质就能满足打样的要求。
2.阶调再现性的控制
控制数码打样阶调传递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数码打样输出的密度范围,即墨水和纸张相互配合所能够表现的密度范围。可通过数码打样软件控制打样机的最大给墨量,确定CMYK四个通道的最大密度及双色、三色和四色叠加的最大密度。打样最大密度确定了,整个打样输出的阶调密度再现范围也就确定了。再在此基础上控制调整打样输出图像对原稿各阶调的再现效果,包括灰阶级数的确定、对图像高中低调的压缩拉升等处理,以及灰平衡控制等。
阶调的传递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满足阶调的连续变化打样输出图像的明暗变化是依靠密度的变化来体现的,打样输出设备和打样加网方式决定了打样密度变化的灰阶级数,灰阶级数是满足阶调连续变化的前提条件,灰阶级数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眼观察的结果就呈现连续阶调效果。
在灰阶级数满足条件后,还要求网点的积分密度与连续变化密度等价。在单位积里,网点面积的大小决定了网点覆盖率的多少。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油墨传递方式的限制,无论网点面积大小,油墨的密度都是相同的(理论上应该等于实地密度)。除实地之外,还有两种密度存在,一是油墨的高密度区,二是油墨的低密度空白区。这两种密度差距很大,但人眼在明视距离之外分辨不了它们。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积分密度。网目调图像中,网点的覆盖率理论上在0-100%之间变,一旦把网点密度变为积分密度后,对应原稿的连续变化密度,复制的网目调的积分密度也会产生连续变化的感觉。数码打样网点覆盖率随阶调的变换而连续变化是阶调连续变化的基本条件。在讨论网点的积分密度时,还应该考虑纸张的表面情况和加网方式对积分密度的影响。
(2)忠实还原原稿的阶调层次理想的阶调复制是原稿的图像传递到样张时,调层次完全再现。由于原稿的密度范围不是统一的,原稿的阶调分布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在阶调复制时需要对亮调、中间调和暗调的分布作压缩、拉升等处理,保证数码打样样张很好地再现原稿的阶调层次
(3)打样系统的色彩平衡不同颜色打印墨水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各通道的输出特性不一致。除满足CMYK四个独立通道的阶调传递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几个通道合成彩色时的色彩平衡关系和整体阶调层次的体现。每个通道对不同特点图像的层次再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蓝通道的阶调变化对人物肤色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做打样系统的线性化时,必须进行整体的色彩平衡和阶调校正,使灰平衡关系达到数码打样的要求
3.颜色再现的控制
色彩的传递建立在阶调传递的基础上,但由于数码打样的工艺原理和使用的墨水、纸张与印刷是不同的,因此还需要对数码打样的色彩传递做进一步控制。数码打样的目的是为印刷提供标准,必须对用户实际生产工艺特点进行数据化分析,然后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使数码打样系统达到打样与印刷相匹配的要求。数码打样系统在完成自身的基本校正后,打样色域与印刷色域还不能达到一致,需要通过色彩转换引擎(PCS)的转换将打样的色域映射到印刷的色域内,实现数码打样色彩与印刷色彩匹配。
首先,要采集印刷工艺数据生成印刷特征文件,同时,分析打样系统自身的特点,生成打样系统的特征文件,然后通过PCS完成色彩匹配数码打样软件的转换引擎在进行PCS色度空间转换时,必须依照国际ICC标准委员会规定的D0标准白点。数码打样各种墨水的光谱特性不同,而印刷的油墨也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同时测量仪器的标准光源和光谱采集的分析计算等存在一系列差别,因此要求在采集印刷和数码打样的特性数据时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做出不同的设置。

数码印刷厂打样对图像再现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