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是一种视觉产品,其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同等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对于数字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存在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定的层次结构或者数学模型来描述
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
印刷品是一种视觉产品,其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同等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对于数字印刷品质量的评价存在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定的层次结构或者数学模型来描述
视觉模型
基于视觉系统所建立的模型称为与设备无关的质量模型,主要用来预测客户对图像质量的判断,其总体思路是按照人眼视觉系统感知质量的不同方面来建立模型,用来预测质量在视觉系统中的响应模式,通常要求这些模型仅模拟人眼视觉系统中的某种独立感知状态,如锐度、彩度、颗粒度等。视觉模型建立的基础是视觉评价方法,目前视觉评价方法有目视评价方法和定性指标评价方法。无论哪种评价方法,都是通过人的视觉系统来完成的,易受到评价者身份、性别、心理和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其评价结果对于数字印刷品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一致性。因此,不宜孤立地采用视觉模型评价数字印刷品质量,而应与客观质量指标通过视觉算法建立某种相关性,它能够反映人眼视觉系统对图像物理属性的感应特性。但是由于人的视觉感知与大脑反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复杂难辨,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视觉模型,并且能够与客观测量物理量对图像的描述产生一致的效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物理参数模型
基于数字印刷中硬件与软件系统所建立的模型称为与设备相关的质量模型,也可称为物理参数模型,其变量可以理解为分辨率、色域、噪声、对比度和MTF等技术参数。基本的数字印刷过程包括图文输入、RIP处理、成像、输墨、图文转移及后处理等内容,而每一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均会对数字印刷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依据这些关键步骤和主要影响参数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目前,IsO19751的适用范围比ISO13660更广,其采用与视觉感受相关的质量指标,可用于评价单色和彩色、二值和灰度等级数字印刷品。ISO17951标准对于数字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内容包括光泽度和光泽度均匀性、宏观均匀性、微观均匀性、色彩表现和阶调梯尺、文本和线条质量、有效分辨率和有效阶调水平以及相邻区域引起的属性等

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的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