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printing对材料的要求
book书籍设计是一种综合的思考行为,它不仅考虑书籍的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字体、图像、饰文、空白、线条、页码、版权等方面,同时对材质的选择也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材质简单的理解就是指材料的质地及其质感,是我们视觉所感受到的一种外观现象。
它是把材料本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以此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作品的同时领略材质的美感,使文字作品在材质美的衬托下令其升华。自古以来,文字是构筑信息形态的基本元素,至今仍然在书籍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不是唯一的要素。
尽管书籍中的文字、图像、图表、记号包括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形象的捕捉和运筹可以传达文章内容的核心,进行形象思维的理性扩张力,填补甚至超越文字表现力本身的增值效应,但书籍的材质选择更使信息知识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思议的能量值和流动诱导的表现力。中国古本读物和欧洲中世纪的圣经手写本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组合。
德国建筑巨匠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材料是富有生命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导致材料具有不同心理感受这一特征,材料的心理感受指的是材料的质地、颜色、肌理等因素给人的综合感受,可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表达出书籍更深层的精神内涵,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材料的质感
材料的质感指的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应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做出的综合印象。”由于材料的物理属性不同,不同材料的纹理、色彩、重量、色泽、性格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质感,书籍材料的不同质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比如平滑的或粗糙的、柔软的或坚硬的、温暖的或寒冷的、热情的或漠的、温柔的或粗犷的、高贵典雅的或朴素端庄的,等等,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精神满足
随着现代书籍设计的进步,技术工艺日益发展,设计师在大胆创新运用新材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材料的质感之美,挖掘材料的表现力,将材料的美物化在书籍设计之中,在发展了书籍设计的同时,也为读者创造了富有感染力的阅读氛围。

book printing对材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