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前平面设计的流程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念是否准确,考虑是否完善。
(一)设计构思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构思是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设计需求不同,构思所应考虑的同题也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了解设计背景
公进行产品广告设计,应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品牌、受众、产品及市场定位等情况。要表现的内容,即主题和具体内容,并确定作品的立意。
2.选择表现手法
所谓表现手法,是指为实现设计目的而采用的设计技巧。例如,是完整完美地以传统美学去表现设计方式,还是采用新奇的或出其不意的方式达到目的;作品中是采用对比、夸张、对称、明暗、重复、放射和冷暖等形式,还是采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效果与手绘效果相结合的方式等。表现手法应根据设计的目的和预计达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方式.
3.选取设计元素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相当于作品的构件。因此,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作用。元素的使用,应从整体需要考虑。在一个版面中,构成元素可以根据类别来进行划分,如标题内文、背景、色调、主体图形和留白等。元素使用得恰当能更好地突出主题,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准备素材
不同类型素材的使用,在平面设计中是不可避免的。获取素材的方式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设计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素材可以是自己绘制的作品,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对象。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那么素材不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装饰性图案,均需要数字化。获取数字化素材的常用方法有数码摄像法和图像扫描法。
(三)制作成品
制作成品是指根据自己的构思,使用准备好的素材完成自己的作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平面设计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依托计算机来实现,即使用图形软件对图像进行绘制,对版面进行排版、编辑以及添加各种特殊效果,从而实现设计的意图,完成作品的制作。
(四)发布作品
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发布作品。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发布模式。例如网页设计作需要对作品进行图像上的优化和裁切,以适应网络环境的使用。当前设计作品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介质来传播,这需要将作品打印或印刷出来。作品在印刷前,往往要进行印前作业。所谓印前作业,是指使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对作品进行编辑排版、扫描、打印印样和分色等处理。完成印前作业后,作品即可进行印刷。将分色胶片制成印版,然后将印版安装到印刷机上,就可以进行作品的印刷了。
印刷前平面设计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