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印刷形态
《尚书序》中说道“书者,以笔画记之辞。”李贺在《感讽》中提到:“怀中方板,板上数行书。”古今中外对于书的这一些描述,也界定了书籍在前人心中的单一形态,无非是用笔画记载信息的方形。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伟大标志,我国历史上的中国古籍独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天头地脚、行栏牌界布局合理,版式、字体的设计古典雅致,同时也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但是大众对于书籍,特别是书籍设计的理解却是片面的,很多人单纯地认为书籍无非是承载着信息的纸,传统书籍一直没有脱离过“平面的信息载体”这一单一的形态定位。最早的类似于现代书籍的古籍形态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也就是所谓的册页装书籍,慢慢地又出现了线装书,随着五四运动和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
我国的书籍形态进入了平装和精装的时代。漫长的书籍历史中,书籍一直以“六面体”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了书籍的这一单一形态
书籍承载的是人类文明,而书籍形态反映的却是这个时代。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迅速膨胀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传统书籍单一的书籍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概念书籍设计也由此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