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的艺术定位
形态定位
针对书籍的形态,应该树立新颖独特的观点。这就要针对读者具有的很强的好奇心和对书籍不同形态的感性认识,创作者创作出一种合理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不仅仅有一种功能的、能在表现书籍的内容上具有更独特见解的书籍形态根据这种特点,在对概念书籍设计之前就要对书籍的形态进行定位。
例如,《怀珠雅集》这套书,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喜爱,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来收藏,这反映或表达了读者对具备恰当的书籍形态又符合其艺术气质的书籍的热爱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这是为什么?因为首先,书籍的形态真正彰显出了书籍的涵义,书籍的形态根据书籍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定位。他们渴望得到这本书,因为设计者将这本书籍内容及不同凡响的创作观点和审美观融合在了书籍的形态设计中。
《怀珠雅集》一共5本,介绍的都是过去收藏家和文人的藏书票。吕敬人先生曾说:“但是单做这样一本书我觉得它没有阅读价值,于是就将一些关藏书、买书、看书的只言片语编在每一页上。本来出版社仅仅想出本画册,但是我觉得,第一,年轻人对藏书票并不了解,第二,藏书的功能未能体现在阅读之中,所以必须把读书的趣味、读书的享受让大家了解到,那才是真正的书籍的内涵,所以这本书籍设计完了,它的内涵扩张了,远远比做一本画册的阅读价值高。”藏书票是贴在书籍里的小小的装饰画。人们翻开一本书,首先看到的是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配合的美丽的藏书票,对于藏书是能增加装饰效果的。就形式美感而言是这样,若就藏书票的艺术来说,它更有深刻的意义。藏书票的画面虽然不大,它既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更包含有艺术创作的一切要求和表现。
从内容说,它可以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兴趣;在表现手法上,它可以是写实的、写意的、象征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运用各种版画品种的特技;在形状上,也不限于是方、是圆、是三角;在色调上,也可以自由创造,只要求对于书籍有美的装饰效果。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所使用,不仅仅装饰自己的藏书,标志着藏书者的所有权,而且表达读书人的怀抱和心愿,更可使藏书留给后人作为某些方面的研究资料。由此看来,藏书票虽然是一种小小的装饰画,而在艺术上所含的意义却是多方面的。
针对这种情况,这本书的定位就以藏书票设计为主,进行相应的形态定位根据这样的定位,结合藏书票的文化内涵,对此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思路。接着对藏书票真实艺术价值进行了全部详细的分析。对一些年龄在30岁左右的读者,他们需要掌握藏书票的发展过程及艺术价值,对书籍设计时有关藏书、买书、看书的只言片语都要在书籍中标注好学者的详细情况,并且图文并茂,在视觉上使我国的文化内涵与强烈的民族气息相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人对当代审美的兴趣,大大促进了书籍设计有效的发展。
概念书籍设计不仅仅强调书籍中的语境,更注重的是书籍形态的不断演变。进一步强调因书籍形态引起的不同的设计技巧,在技巧中体会浓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内容更加充实,如内容的排版要求要与书籍形态做到“内外一致”,它的字体的大小、段与段间的距离、行与行间的距离等,这些在书籍设计时虽然不是主要的工作,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视,它们的设计规则要严格执行。因为有了这些要素,才能丰富表现《怀珠雅集》的真实“面目”,真实“面目”与书籍的形态才能做到相得益彰,从而引起读者对这本书的极大兴趣。
在设计这本书籍的内容时,为了让读者进入到大自然的幻想当中,创作者根据书籍的形态独具匠心地对书籍的用材进行了选择,在用纸上颇费心思,例如选一些天然的手工制造的宣纸将其做成圆形。同时装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运用了经典的线头,使书籍的整个气质表现出了不同凡响,这也是引起人们青睐的原因。在创作流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成品后要观察是否完美。做好的最终成品一定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做到完美,这个工作类似于人们常说的“鸡蛋里头挑骨头”,要求十分严格。做不到最好不能看作完美。
总之,概念书籍设计教会了我们很多,通过详细阐释对书籍形态进行定位的意义,我们知道只有对书籍形态进行合适的定位,读者才可以从书籍中体会到概念设计带来的快乐。当手捧一本形态别致的概念书时会身心愉悦,还可以从书籍中找到快乐的理由。这就是概念书籍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妙处。

书籍设计的艺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