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大开,我国昔日淡雅、平实的书籍艺术形式被外来的丰富庞杂的表现风格所淹没,人们以一种急切的心情吸收这种“未曾谋面”的形式样态。还没来及对外来的艺术形式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就开始盲目地“借鉴”,甚至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抄袭,完全的“拿来主义”。
印刷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三:单纯的“拿来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大开,我国昔日淡雅、平实的书籍艺术形式被外来的丰富庞杂的表现风格所淹没,人们以一种急切的心情吸收这种“未曾谋面”的形式样态。还没来及对外来的艺术形式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就开始盲目地“借鉴”,甚至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抄袭,完全的“拿来主义”。
尤其是当我们处于一个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全球信息的共享,使得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各样的资讯,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让设计师们应接不暇,一些人甚至认为唯有西方的设计样式才是最好的、时尚的。有些设计作品,只求形式,不问内容,文字上多运用英文为主,较少出现汉字。更有甚者,先在网上或者书籍上找到大量的资料,从中拼贴或改动。这些设计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时即使想做些特别的形式,也只是简单地照搬一些传统图案或形式进行改头换面,这样的设计肯定不是好的设计。
当然,这种“借鉴”风不仅在设计中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存在。风靡世界的美剧《欲望都市》,因其真实反映美国的当今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被一些中国年轻人所推崇。很快便有了跟风的中国版《欲望都市》《好想好想谈恋爱》,内容和形式创作完成照搬美版,许多地方与中国的国情不相符,显得不伦不类,当然也不可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如果我们只是“拿来”,没有消化,长此以往,容易使我们形成一种惯性与惰性,不会主动寻求创新,缺少了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相信这种单纯模仿也不可能形成让世界信服的先进设计文化。

印刷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三:单纯的“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