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的。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一开始图书都采用单色印刷,之后出现了套印,就是将同一版划分成几块同样大小的印版,各用一种颜色,逐次加印到同一纸张上。最初为两色,后来逐渐发展为五色、七色。
印刷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印刷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的。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一开始图书都采用单色印刷,之后出现了套印,就是将同一版划分成几块同样大小的印版,各用一种颜色,逐次加印到同一纸张上。最初为两色,后来逐渐发展为五色、七色。
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后,公元1298年,中国农业学家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起,当时在北京出版的“邸报”,也改用木活字印刷出版。公元1488~1521年(明弘治、正德年间),在江苏的无锡、常州、南京一带已广泛运用铜活字印刷了。
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往南传入越南菲律宾,朝西传入伊朗、埃及等国,随后陆续传入欧洲各国。1400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印刷,并制出了铜字模和适于金属活字印刷的油性油墨,之后,于1439年做出了世界第一台凸版印刷机,这种印刷机完全用木制,在放置活字版的空隙上面,有传布压力的盖板,压力是由一根棍棒转动一根螺旋轴杆而产生的,但印件不能一次印成,必须断断续续地压印多次才能完成,这型式的手印机沿用了300多年。
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 Rubin)发明了胶印技术,后由德籍美国人卡斯帕·赫尔曼( Caspa Hermann)把这个技术带回德国,于1906~1907年在德国制造成了第一台3滚筒的胶印机。又于1907年设计生产了第一台卷筒纸胶印机。1890年K.克里契发明了凹版印刷。据资料统计,1950年时,世界胶印机总数不超过20台,1960年就超过了1000台,之后胶印技术和设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印刷技术是如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