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印刷设计的触觉分析
(一)五感之一的触觉
触觉首先是生理上的概念,触觉狭义上指的是皮肤由于受到客观物体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压觉,压觉是由于外界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而以一定频率的振动刺激皮肤所引起的肤觉,为“振动觉”《辞海》中所提的“压觉”或是“触觉”其联合的感觉对触摸对象的软硬、冷热凹凸、粗糙或细腻等特性有不同的反应。
感官系统中的触觉是除了视觉第二重要的人体感觉器官,它的工作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而是与众多因素相结合,与身体中其他的感知器官相关。
触觉把信息转化成比较鲜明的视觉形象,几乎可以精确地反映客体的形状,使人们得到的信息更加完整,形成对事物多元化的认知在人们认识事务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盲聋哑人由于缺少视觉和听觉,所以他们的触觉十分敏感。
原研哉曾这样比喻:“人体所有的感觉都来自于这些布满了感觉的薄膜,而人类就好似有着感觉薄膜的球体。”通过触觉,我们对外界环境获得各种多方位的感知。
(二)触觉的作用
皮肤是人体中面积最大的器官,而触觉的接收器处于我们的皮肤之下,是人体的整个感官系统中最直接的感官,是唯一存在于人体表面体验的感觉。阿恩海姆是著名的美学家,关于触觉他曾这样认为:“艺术在何时何地最初的反映都是源于对体觉的经验,无论是视觉表达的联想特征的形成还是视觉中的艺术表现,体觉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同时根据触觉的接触经验来确认对客观事物其形状的辨别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触摸材料的不同,通过手的触摸,触觉会唤起触摸者对事物的新鲜感。
触觉不仅是人的重要感官机能之一,同时也是艺术的重要感官需要,人类对世界的第一认知就源自触摸。在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母亲产道时,全身肌肤受到大力挤压,这就是生命最初的触觉学习。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额头,看其是否还在发烧,病人会为此感到踏实;如果将一只友爱的手搭在处于困境的朋友肩上,可以给予他勇气:如果朋友正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用手碰触他的肩膀,可以使他倍感轻松;当人们哭泣时,用手为他们擦去眼泪,会令他们感到无比安慰;当一个孩子因受到惊吓而胆怯、恐惧时,紧紧地拥抱着他,并且温暖地亲吻他的面孔,孩子便会有了安全感。触觉在表达相互的亲密之感、温柔之意、善意之情的同时,它的意义既奇妙又崇高且又是一个与人类的心灵亲密接触的窗口。所以有人曾说,没有触觉的社会,忽视了人的肉体和感情系统的需要,是一种病态的社会
心理的触觉:知觉
由于触觉是面对面直接接触的感觉,这一特征较为隐秘。知觉(又被称为感知)的范围涉及过去的经验、记忆以及判断,在心理上属于较高级的认知。知觉受到外界的刺激作用于感官系统,感受到的信息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由人脑反映对外界的整体看法和理解,进而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知觉就在这个过程由经大脑整体地处理后产生了。
在心理学中曾经把知觉作为一个独立出来的研究领域,而随着心理学的系统不断细化,出现了认知心理学,人们发现知觉仅是认知的其中一个部分。研究发现,知觉与感官属性的系统密切相关,这些通过知觉感觉到的对象或者结果,不再是直接觉察到的对象所表现的特征与属性。假如通过眼睛看到并反映一种颜色是“红”色,由大脑处理后,有些人会觉得这个红色能让他拥有无限的活力,而有些人却觉得红色过于炽热,会使心情变得烦躁不安,这些心理过程被称为知觉。
触觉对物体特征属性的知觉十分丰富,人体本身都具备感受材料品质的能力,能辨别如光滑、粗糙、坚硬等物质的特征。通过知觉能够帮助人们对触摸到的事物产生认知,所以知觉与触觉是紧密相连的。在设计发展需求一定高度的倡导下,设计可利用触觉和知觉的感受,不但可以更加人性化,而且更具备视觉之美,在两者配合下的设计更符合当下人们生活形态的需求。
触觉产生的联想与审美
人体感觉的各部分器官互相关联协调且不可分,因而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触觉与通感。
通常某一种感官在受到外界压力后,其他感官会共同起作用,这就表明不同器官之间并非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通感就是这种感觉现象的程。源于希腊语中的通感( synaesthesia),单词中的“syn”意为“共同”或“融合”而“ aesthesia”则是“感觉”之意,心理学中所指的“通感”常在文学创作、艺术表现、对对象的欣赏或是生活的体验中出现。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互动又可以称为“联觉”,常指以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为五感的“联觉”不分界限地相互沟通,这种生理与心理现象是人体所特有的。

书籍印刷设计的触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