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籍印刷设计的形式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从清末民初起,经历了一个动荡、坎坷的时代,随着政治变革、社会发展,书籍印刷设计也经历了低谷与繁荣时期。19世纪以后,欧洲印刷技术开始传入中国,铅印机械和纸张大量输入,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洪文书局、中华书局等相继成立,上海成为中国的出版中心。
这些企业大量印刷出版书籍,改良印刷技术,出现了铅活字印刷、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等多种印刷工艺及技术,还有新闻纸、印书纸、铜版纸等不同的纸张材料。原来的书籍形式已经不适应现有的印刷技术和新的纸张材料的应用。所以,单面印刷变为双面印刷,文字排列由竖排改为横排,取消了阑界,线装形式的书籍逐渐消失,出现了平装和精装书籍
20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促进了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产生及发展。以鲁迅先生为主的,包括陶元庆、丰子恺、司徒乔、孙福熙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他们有的是画家、有的是作家,介绍外国的书籍艺术,亲自参与书籍的设计及插图创作,积极推动了书籍设计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版面、插图、纸张和装订都有了巨大的变革。书籍中出现了空白页加大了天头、地脚的宽度,对环衬、扉页和插图更为重视,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设计。这一时期的书籍主要以平装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籍设计艺术在出版界和美术院校展开各种学术活动,如第一届书籍装帧艺术节的召开,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中我国的作品曾获得金奖、插画银奖,表明我国书籍设计在当时具有世界水平。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使书籍设计停滞不前,出版物品种减少,内容单一,书籍设计也经受了十年浩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召开批新的、优秀的设计家脱颖而出,设计了大量优秀的书籍艺术作品,带动了书籍设计理论和思想的更新。20世纪90年代,现代设计、印刷技术、新材料等概念,更是深入设计家的设计观念中,使书籍设计进一步整体化,封面、扉页、插图、版面、字体、环衬、开本、材料印刷、装订、销售都成为书籍设计的一部分,书籍整体设计的观念逐渐形成

现代书籍印刷设计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