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认知心理分析
1.投射
投射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投放在他人或者外界事物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
要般的观看方式,总是要先捕捉眼前事物的一些最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可以构成对象的基本印象。在整体形象的感觉建立起来以后,利用有意的空白或模糊化处理,可以为观者寻找、想象、补充、回味提供足够的余地这种方式不仅是以使人把事物识别出来,而且使识别过程变得饶有兴致。由观者建立起来的完整形象,是最符合自己意愿的预期的样子,因此也是最传情达意的语言。投射作用的结构也与个人的心理结构、过去的经验、对未知的不同期待等有关。实验表明,投射现象在不同个体身上形成是具多样性的。在一个实验中,测试者向被试者呈现同样的具有模糊性的材料,让被试者加以解释或者要求他们将这些材料重新组织起来。这时发现不同的被试者会说出不同的故事。这也说明人们所看到的客观现实往往受到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世界是我们心中的样子
进行图形创意是把要素投射到人或物身上,使其角色化或人物化。这是打破意识与潜意识、真实与虚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物理障碍和心理障碍,在激起惊奇和重新认识中,把隐藏着的事理表露出来投射作用的文化基础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统一形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所以,形态的“象”与其所表征的“意”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观赏者,对于同一种形态,在其脑海中形成的“内心图像”也并不完全相间,甚至完全不同。不同的观者可以“不同的联想。同一个观者也会产生多个联想,觉得它既像这、又像那。我们从各种途径中吸取的东西都必须凭借我们自身的心理背景在自己头脑中把它们重新建立起来。这是一种视知觉再阐释的过程。因此,在投射机制下形态的生成具有显著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2.注意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注意有两种形式,即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无须作任何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某些事物发生的注意。它不由意识控制,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满足需求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的意识指向,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例如: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这时学生就会中断听讲不由自主地去注意进来的人,这就是无意注意。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如闪烁变化的霓虹灯、反转变换的广告牌就比固定的媒体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对比突出的事物,如万绿丛中的以点红花等,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由于无意注意不需要刻意的脑力劳动和意志努力,不致产生身心的疲劳,又有广泛激发的受众基础,所以是大众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商业广告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的。但是这种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又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不可能取得深刻的认知,所以把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效率
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所注意的对象是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而选择的它往往是不易吸引人注意却又应当去注意的东西。因此,使意识集中于这样的对象,就必然能激发起注意的意志和兴奋度。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注意形式。有意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准确,所以它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进行工作的主要方式。但它易于引起心理疲劳,持续的、大量的刺激会降低认知效率。视觉设计的传达内容常常是由观者预定的并按照程序接受的东西,如何克服习惯效应、防止认知疲劳是创意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注意的方式是人特有的信息处理模式决定的。人的感官可以接受和贮存大量的信息,只是若不引起注意,信息很快就失去。所以图形设计必须遵循认知心理学的要求,在调动注意程度上着手,把要传递的信号做出特别的处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研究人对图形信息注意的方式、不同的图形的形式和传达手段对吸引注意的作用、不同的人群对图形信息反应的不同情况等,是把握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
3.移情
移情是指在审美过程中,直观情感融合从而使主体移入对象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示出主观情感色彩的现象。
更多画册印刷,包装盒定制
请联系深圳步壳印刷厂客服

平面设计中图形的认知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