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群体心理,群体是按血缘、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地位、受教育的程度等不同标准来区分人群。群体心理按个人需求、动机、情感、态度、观念等共同性和一致性在群体中得到体现。
群体心理与书籍印刷设计的联系
社会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群体心理,群体是按血缘、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地位、受教育的程度等不同标准来区分人群。群体心理按个人需求、动机、情感、态度、观念等共同性和一致性在群体中得到体现。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如按年龄群来细分图书市场,不同年龄群体对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从年龄角度来看,可以把读者群细分为儿童、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儿童读物的书籍设计要适应少儿丰富多样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求。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对未了解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尤其对高明度的颜色以及各式各样的卡通形象,更是兴致满满。
在儿童读物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活泼的卡通造型以及图案与文字进行趣味搭配;设计者还要注重书籍形态的设计,采用较大开本,突出卡通的形象且充分展现版面;设计者采用三维的立体设计,使儿童能更直观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凭借手的触摸促进思考能力的发展。儿童图书设计者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使孩子成为书籍阅读过程中的主导,让孩子和家长在互动过程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青少年读物的设计更倾向于多样性。青少年读者变化发展最快、接受能力最强,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们对各类书籍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书籍设计者对青少年读物的把握在于通过艺术手法既充分表现出书籍的知识性,又体现出书籍的启发性和教育性。设计者在书籍的形态以及制作工艺上需要考虑携带方便等问题,不能过多地强调包装的精美,这样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也会造成书籍成本的提高,带来些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中青年读者来说,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书籍设计的审美倾向。由于对学业的追求,中青年读者更需要扩大知识面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对书籍设计的要求除了实用外,更看重装帧的品位。设计者需要更加突出书籍的艺术性,可以考虑在装帧材料上强调触觉的质感。
老年读者讲求读书带来的乐趣,注重书籍内容的文化含量,要求书籍装帧风格稳重大方。设计者需要突出书籍的人性化,如字体的大小装帧材料的轻巧等。图书市场上有方便老年人阅读的大字号书籍,也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电子书。我们在后续内容中将谈到电子书刊的设计。
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带动着精神文化的发展,大众对书籍的需求已从以往单一的形式发展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新时期的书籍艺术在审美心理、实用美观等方面的多层次要求改变着书籍艺术的表现方式,群体心理与书籍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