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印刷设计要考虑线在版面中的构成作用
点移动的轨迹为线,线游离于点和形之间。它有各种形态,如曲直、长短、虚实等特征,具有位置、长度、宽度、方向和性格。线具有色彩、肌理、深浅、浓淡、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等特性,不同的绘制工具和变化多端的使用方法可描绘出不同的线,使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自然形态,对营造层次很有帮助。
线在图书版面编排构成中可分为注解线、书眉线、栏线、指示线、装饰线,还有文字构成的线等,在版面中发挥着多样的作用。
线的情感因素
直线:给人单纯、坚韧、庄严的感觉(图3-75)。水平线:给人感觉开阔、平静、舒展、稳定、永无止境之感。
竖线:具有挺拔、向上、发展的寓意。
斜线:给人动力、动荡、发展的感觉。
曲线:给人柔美、流畅、活跃的感觉,具有女性特征。自由曲线:富个性,活泼自由,有节奏美。
几何曲线:具有规范性、机械美,使版面有逻辑感。
线的空间构成
线具有方向性、延续性和远近感,有空间的深度和宽度。线的粗细与空间构成:线在同样长的情况下,粗线给人较近的感觉,细线给人远的感觉。线的粗细渐变能产生立体感。
线的虚实空间构成:点可以构成半虚的线。线的放射空间构成:离心式的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放射,像太阳光芒发射,能起到扩充版面的效果。《狱中信》这本书讲述的是在监狱中囚犯写的信。封面上象征着监狱围栏的粗粗的黑色竖线,给人坚硬严肃的感觉。
线在版面中的作用
(1)线的自由分割功能
根线可以把版面分成左右两半,从而产生形的感觉。在进行版面分割时,即要考虑各元素彼此间支配的形状,又要注意空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空间等量的分割。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形态进行空间等量分割,以获得秩序与美。通过不同比例的空间分割,版面产生各空间的对比与节奏感。另外,在网格版式中插入直线进行分割,使栏目更清晰,更具条理,且有弹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视性。
(2)线的空间“力场”
“力场”是一种虚空间,是对一定范围空间的知觉或感应,所以,也成为“心理空间”。在版面中所产生的“力场”,首先是在空间被分割和限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力场”的感应。例如在文字和图形中插入直线或以线框进行分割和限定,被分割和限定的文字和或图形的范围即产生紧张感并引起视觉注意,这正是力场的空间感应。这种手法增强了版面各空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使版面获得清晰、明快、条理富于弹性的空间关系。至于力场的大小,则与线的粗细、虚实有关。线粗、实,力场感应则强;线细、虚,力场感应则弱。另外,在栏与栏之间用空白分割限定是静的表现;用线分割限定为动的、积极的表现。
(3)线框的空间约束功能
线框的圈制与空间封闭让无疆的空间被约束。线框细,版面则轻快而有弹性;线框加粗,则更有强调的作用,出现紧张感而引起视觉注意。用线框限定版面,约束版面信息,可以更好突出主体。以直线与圆弧线在版面中的分割,使版面更具整体感。
(4)识别、强调功能
线条可以起到突出重点,造成强势的作用。重要内容的标识可以借助线条元素使其地位突出。在文章的栏隙内加细线等,就会因与其他文章在版面处理上的不同而引起读者的注意。
(5)引导指示的功能
版面中线条可以引导视觉起指引作用,使版面信息更为清晰与条理(图3-83
(6)连接纽带的功能
线条可以将版面中原本分散的信息元素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使版面更为整体与紧凑。
(7)装饰的功能
版面上适当运用线条,可以使整个版面增加变化,运用极细线装饰的版面显得细腻、精致运用粗线花边的版面具有一定的造型美,也能产生装饰性的审美效果。
(8)文字线条
这主要就是指用英文字母或拼音排列成的文字线条。它可以用在版式中标题四周的位置上,也可以用在书眉线的上下位置上。用字母缩写或全译标题,利用字母本身的大小不一形成具有跳动感的线,起到装饰标题、加重标题的作用,美化了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