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书籍的关键是把握文字当前我国书籍设计一般按篇、章、节的层次,由大号字到小号字顺序选定造成视觉上由强到弱的秩序感,体现书籍内容结构分明和条理清楚的特点。
印刷书籍如何做好批量文本设计
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认为:文字要发展成“五感复合作用的多媒体”,其表现“会愈加复合化、多重化,变成斑斓的文字组”。书籍作为“文字的城堡”“不仅需要均一等值的文字流动来构筑,还需要参差不齐、易于突出意思的斑驳浓淡”。韩国设计师安尚秀也认为:书即“文字束”。
设计书籍的关键是把握文字当前我国书籍设计一般按篇、章、节的层次,由大号字到小号字顺序选定造成视觉上由强到弱的秩序感,体现书籍内容结构分明和条理清楚的特点。而在每一个层次的不同字体中,对文字符号进行拉伸、倾斜、扭曲等手段的变形,并有机协调文字块垒之间的对比并置和穿插避让的编排关系,在统一和谐中增添富有意味的变化形式,是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著名书籍设计师宁成春设计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用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将文字压缩在一起,排列成同方向的组合,设计者抽掉了字的连贯性,甚至把文字倒置来表达自己对书稿的感受宁成春说“我不想让读者把它看成字,而是把字看成是一种形象,”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众》,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现代中国艺术家采访计划”活动后编辑出版的作品集。学生们一对一地分别采访从事“文化内容”创作的人:作家、电影导演、诗人、摄影家等,然后按照自己对被采访人的感受设计相关文本的构成形式。
在每个学生对汉字块垒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字在编排上无限潜在的可能性有待探索在这种“自由文字”的书籍设计方式中,文字不再是表现书籍内容的工具而是一种视觉的要素,是一种类似绘画图形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和布局这种对传统线性阅读方式的突破,是我国当代书籍设计借鉴西方未来主义设计风格的一个方面,并在电脑设计便利化的推动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为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整体设计的书籍设计理念影响下,当前我国书籍设计中的汉字设计范围,从单一的封面和正文用字扩展到了书籍中一切有文字符号参与的空间。
主要包括:内文、标题、目录、跋、旁注、页码等整体的秩序化运筹:字体字号、字距、行距对传播效果和读者心理体验的影响:排列方向和组合的疏密变化和节奏感与视觉流程的关系等等。
书籍汉字设计范围的扩展,提高了书籍设计的整体感,增强了书籍艺术的感染力,同时,也对书籍设计师驾驭设计视觉要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