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阅读方式丰富了书籍印刷的内涵
1多元化阅读方式使阅读的概念更宽泛
阅读是在书面资料中获取信息的传递过程。所谓“书面资料”,可以理解为纸质图书。自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千百年来这种以纸质媒介为阅读平台的阅读方式始终没有改变过,也逐渐形成了我们固定的阅读概念。
当科学技术的进步引领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新媒介出现以后,影像和声音也成了阅读的内容,使我们的阅读平台从传统纸质书籍延伸到电视屏、显示屏。这种看似简单的改变,其实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丰富和补充其实质则是对阅读概念的丰富和延伸,不仅拓宽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更新、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2.多元化阅读方式使阅读的感官性更突显
多元化阅读是一种综合性阅读,它既包含着传统阅读,又对新媒介形式的阅读持开放性态度,将影像及声音都纳入阅读文本的概念中。多元化媒介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依靠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感官体验的强化和延伸。
例如印在传统纸质书籍上的图像,可以通过电子屏演化成一种活动的、连续的图像:可以将传统阅读时翻阅形成的“声音”还原成真实的声音及音乐:又或者将单纯的文字和色彩转变成可大可小、可深可浅的跳跃性状态展现。总之,利用技术可以将各种视觉、听觉的符号更加生动地表达出来,以极富生动和美感的形式刺激着人的感官体验,甚至可以说多化媒介将“读图时代”的人们又进一步推进了“感官时代”。
3.多元化阅读方式使阅读的互动性更强
多元化阅读中处处体现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不仅增强了视听感受更为阅读者提供了充分的互动体验。将书籍以往的单向、静态的阅读方式转为多向、动态的互动阅读形式,让阅读者在“看”过、“听”过之后,还可以参与书籍信息内容的反馈。
像现代流行的网络阅读,通过网络的平台让书籍信息的创作者与阅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及时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的时效性和范围性是传统阅读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创作者随时写作随时发表,阅读者可以第一时间阅读并与作者交流心得,甚至还可以和其他读者建立交流,这种充分互动的形式调动着读者的阅读热情,不仅令信息传播得更快,还会使传播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