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书籍设计的审美与我们的五感有分不开的关系。书籍是否美?为何美?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事物就是美的,所以如果书籍设计满足了读者的某种需求就是美。那么读者怎样才能知道书籍是否能满足其审美需求呢?是的,仍然是依靠人类的感官体验去感受书籍之美。
感官在书籍印刷设计中的作用
事实上,书籍设计的审美与我们的五感有分不开的关系。书籍是否美?为何美?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事物就是美的,所以如果书籍设计满足了读者的某种需求就是美。那么读者怎样才能知道书籍是否能满足其审美需求呢?是的,仍然是依靠人类的感官体验去感受书籍之美。
日本的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率先提出书籍的“五感”之说,随后,我国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先生又对此理论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剖析,他强调一本好书不可缺少的是对比与融合之美,融合是指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对比,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感来营造阅读的广阔空间。当读者拿起一本书籍,首先是以视觉来感受其形态之美,同时以触觉来感受材质的肌理之美,随着轻轻翻开书页,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轻柔的纸声和淡淡的墨香,随之而来的还有味觉的想象。一本优秀的书籍的确可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官体验,要设计出这样优秀的书籍,必须先了解感官设计在其中的重要性。
书籍设计的感官设计必然要满足广大读者的心理需求。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物质相对富足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物质基础上,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对感官体验的情感化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满足人类的情感化感官体验是必然的。
第二,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越来越讲究“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心理为中心。这就给书籍设计提出了关注读者情感、内心的要求。当然这里的“以人为本”指的是满足广大读者的共同审美需求,而非满足个别读者的低级趣味。
第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被运用到书籍设计中,如果书籍设计不能达到一个较的水准,那么那些新技术、新材料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所以书籍设计的感官体验要满足广大读者的心理需求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发展所共同的要求。
五感所对应的眼、耳、鼻、舌、手这五官是人类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必要窗口本书能够通过其五种感官途径与人们进行交流时,其产生的强大力量是非同寻常的。因此,对于现代的书籍设计来说,加入能带来强大力量的五感体验意义重大,为实现书籍价值、构筑多层次审美空间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