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师们都在潜心研究书籍设计的时候,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为了全方位地、深层次地表达书籍的主体思想,提出了书籍设计的“五感”学说,意思是书籍设计中需要人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什么是书籍印刷设计的五感理论
当设计师们都在潜心研究书籍设计的时候,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为了全方位地、深层次地表达书籍的主体思想,提出了书籍设计的“五感”学说,意思是书籍设计中需要人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他提出的“五感”理论对当时的书籍设计界,甚至是今天的书籍设计都产生了相当大影响。杉浦康平先生的“五感”理论来源于佛教观点,佛教中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自然界中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当六根与六尘相关联时就会产生出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是物质上真实存在的,而第六根意则是在前五根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意根对应着六尘中的法,两者结合则产生了意识。六根、六尘和六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任何一者可以孤立地存在,但他们都源于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以,佛教中认为六根是烦恼的源头,同时也是智慧产生的前提,人类只有先磨炼了五感与意识,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开启无上的智慧。
“五感”之说虽然来自佛教观点,但是对于书籍设计来说,赋予生命的书籍设计依然需要这“五感”。
“五感”理论提出后,我国的书籍设计大家吕敬人先生又进一步地阐释了这一理论。在他的著作《翻开》中,吕敬人先生写到:“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与对比之美…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的舞台随着眼视、手触、心读,领受信息内涵,品味个中意韵,书可以成为打动心灵的生命体。”这“五感”为书籍设计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也使读者与书籍间的交流有了新的深度。

什么是书籍印刷设计的五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