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在具体事物上得以体现,中国古代认为人拥有审美能力是天性,人对美的欲望和追求也是自然之驱,美的意识简单地说是直接从接触对象的感觉中产生的。“美”一词其意源于味觉感受的美,而此后视觉与触觉的相融合的感受人们也用“美”之词来传递。
书的印刷设计感觉和审美
美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在具体事物上得以体现,中国古代认为人拥有审美能力是天性,人对美的欲望和追求也是自然之驱,美的意识简单地说是直接从接触对象的感觉中产生的。“美”一词其意源于味觉感受的美,而此后视觉与触觉的相融合的感受人们也用“美”之词来传递。
美具有的感染性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感觉器官,在审美活动中能使人感到愉悦,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从心理的功能上讲,美感是感觉的主体与审美的对象碰撞又融合后产生的全身心的感受。主体从最直接、最亲密的感受出发,待联想与理解的领悟之后,感觉的主体本身会产生积极又带有情感的心理反应。”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人类的感官与感觉非常关注并强调其重要的意义,正因为人拥有能够审美的感觉,所以能够欣赏美。通俗地说,人类的审美、对于美的感知、美的鉴赏和评论都是因为人有审美的感觉。审美能力产生内在的心理活动能让内心感到满足并拥有愉悦之感与幸福之感。
人类的众多感觉器官,特别是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不仅是认知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的感觉能够与审美的对象保持一种相对不受约束的关系。人类的感觉是一种感性活动,积极自主的又极具创新精神的活动,同时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久的磨炼与演变,从社会多方面实践中逐渐学会获得各式各样的感觉,进而奠定了人类审美能力的基础
。我们可以在中国的诗词中看到古人常用“暖红”“寒碧”等词这是感觉的联想与审美所起的作用。想象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在相互作用中增强感觉的协调和色彩,获得了审美体验和价值。

书的印刷设计感觉和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