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籍印刷设计触觉体验的作用
触觉与视觉的冲突为平凡的日常物品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人类的皮肤由于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从外界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的同时又好似一道屏障保护自身又抵御着外界的一切。在当今的众多设计中都注重应用了多种感官体验来实现设计的全面价值,尤其是触觉体验。
当使用对象在选择产品时,视觉可以让使用者对外观信息有足够的了解,而更深层次的交流需要与产品亲密接触才能获悉这就需要依靠信息接收器的作用。如果想要获得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和可以判断该对象优劣的相关凭证,就需要对象与人进行真实的接触,这时“触觉”就起了独特的作用。许多日本现代器物的设计,总是或多或少地运用一些触觉设计的痕迹在其中,也因为这种触觉的痕迹,塑造了各种材质面貌的差异性,产生了人与物之间接触下所产生的情感和记忆。
日本的某设计公司在灯泡的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此灯泡既打不破又不烫手,再也不用隐藏在灯罩中,当使用者触摸时,如同婴儿肌肤般的细腻手感,拉近了人与产品对象间的距离,这就是触觉的体验如今,在产品、包装甚至建筑外观等领域,设计师从视觉和触觉上进行了材质特征的模仿,接受者在触摸时唤醒了大量的记忆,从而全方面地得到感官体验。
现代书籍设计的审美标准虽常以视觉引导为主,其他感觉官能为辅,但通过利用材质的“视觉化”的书籍设计,能够让阅读体验得到不一样的精神富足感,依靠触觉的感性认知,体验的同时获取新颖的感触。书籍设计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促进了资讯的表达、思维的转换与融合,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促成了新的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形成。
尽管设计师们在书籍设计的材料上使用得已经相当成熟,但书籍的使用对象是人,人与其他之物不同之处在于既有生理的审美需求,又对心理审美有诉求。
设计则凸显事实与记忆间存在的细微差别,在这极为关键的过程中人类的感觉器官起了活跃的作用,这一属性展现了人类的感觉器官可以体验产品特有的感性特质。就好比同为纸质,即使是细微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手感,也可产生各异的感性认识与思维记忆。材质存在的差别使得读者感受到的质感也不相同,材质的“视觉化”通过手直接地碰触激发触觉感官与视觉感官的结合,给予迥然不同的美感体验。设计者的职责是直接或含蓄地采用设计手段和读者沟通,让产品或对象的设计语言在这个部分诱惑到消费者。
所以,设计者始终需要转换原有的方法,探索各类新颖的形式来构建沟通的桥梁。回望曾经和当下的书籍作品,书籍形态设计往往太过于平面、不够立体,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现今的书籍设计已经在文化和内容上呈现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内涵,所以在设计上可以打破原有的设计形式,也可以开始变得多样化,形态也更立体化在触觉上也有较大的设计探索。

关于书籍印刷设计触觉体验的作用
关于书籍印刷设计触觉体验的作用关于书籍印刷设计触觉体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