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常用术语(十二)
(111)烫背( back baking)。烫背是将包本后的平装书籍快速烘干烫平。烫背分手工烫背和机械烫背两种:手工烫背是用刮板或铁棍在书背上滚动使书背平实;机械烫背是利用烫背机的压力使书脊平实。
(112)双联装订( duplex binding)。双联装订是两本相联在一起的毛本的装订工艺。
(113)扒圆( rounding bending)。扒圆是圆脊精装书在上封皮前,先把书芯背部处理成圆弧形的工序。扒圆一般是用机械方式完成的,旧时也有用简单工具进行手工扒圆的。
(114)起脊( backing)。起脊是精装书在上书壳前,把书芯用夹板夹紧夹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边缘处压出条凸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起脊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手工起脊,一种是机械起脊。手工起脊亦称敲背,是将经扒圆的书芯夹紧后,用木制或铁制的锤子均匀地敲击书背,使之起脊。机械起脊也称轧脊,机械起脊的工序是和扒圆工序连起来进行的,统称扒圆起脊,是精装书芯加工联动线的组成部分。起脊可防止扒圆后的书芯回圆变形。回圆指的是扒圆后的圆书脊在扒圆后变形,圆弧变小的现象。
(115)插页( Insert)。书刊中插入不成帖的零页称插页。但现在报纸中夹的非报纸的书帖也常称插页。
(116)折叠式插页( gatefold)。把大于成品尺寸的零页折小后,插入书册,称折叠式插页。
(117)模切(die-cut),以钢刀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框,在模切机上把纸片轧切的工序。
(118)压凹凸( embossing)。也称凹凸压印。用凹凸两块图案相同但凹凸方向相反的版,把印刷品压出浮雕状图像的加工。凹凸压印可以在平面的印刷品上产生类似浮雕的艺术效果,使画面具有层次丰富、图文清晰、立体感强、图像逼真等特点,是纸容器或纸制品表面整饰加工的方法之一。压凹凸通常是依照印纹的轮廓压凸,而在空白纸面上压凸纹的、不上色的也称为素压凸,。
(119)压痕( crease)。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
(120)上光( coating)。通过涂布机或印刷机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也称清漆或光油,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主要用于图片、画册、商标、包装潢及商品宣传等方面。过去采用的上光树脂有古巴胶、失水苹果酸改性松香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及硝化棉等。目前采用紫外线照射使光油固化的UV上光工艺得到迅速发展。

印刷常用术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