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图文印刷扫描质量的使用因素
A.在选择扫描仪时,一定要将原稿类型、最终图像用途与扫描仪的扫描特征参数和动态密度范围、扫描的幅面、分辨率和扫描软件及透射稿扫描的能力结合考虑。一般扫描的动态密度范围越大,可以捕获的图像细节就会越多。
B.在扫描仪驱动软件中要选择怎样的方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成CMYK色彩空间即是在扫描过程中直接转换,还是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如果使用的是高档的扫描仪或是专业的扫描仪,可以在直接扫描过程中进行色彩空间转换形式;但是对于低档扫描仪,最好选择在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色彩转换。
C.正确设置扫描分辨率。图像扫描分辨率的设置一般有一个计算方法。
a.线条稿扫描分辨率为900~1200ppi。
b.打印输出图像扫描分辨率=放大系数×打印机分辨率
c.调频加网图像扫描分辨率=放大系数×1×加网线数
d.调幅加网扫描分辨率=放大系数×1.5×加网线数。
在计算得到最佳分辨率后,根据选用的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进行取整后就为实际使用的扫描分辨率。例如:采用调幅加网175lpi,放大两倍,计算的扫描分辨率为175×2×1.5525σi,实际选用的扫描分辨率是60dpi。在设置分辨率时,还要注意一个原则:如果计算的分辨率超过了扫描仪的最大光学分辨率,则只能使用最大光学分辨率进行扫描;如果文字或线条图像的分辨率达不到要求,可以使用插值的方法给予弥补。
D.图像的再次采样。
图像扫描完成后,对正确的图像尺寸和分辨率信息,不应该再作修改,但是现在的工作流程中很难保证这种理想状况,有时也需要对图像进行重新采样。图像再次采样时增加分辨率是通过内插法增加图像像素数,并没有增加图像细节,对图像再次采样时应该避免对一幅图像进行放大尺寸的再次采样。对连续色调图像要控制图像的缩放倍率,否则可能出现马赛克现象
E.锐化。
扫描仪和各种数字化设备在处理图像过程中会对图像有柔化作用,所以,对处理完的图像要进行锐化。锐化效果如何,在屏幕上不太容易看出来。所以,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找出规律。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将图像在屏幕上放大到两倍的效果,然后在锐化后观察图像的边界轮廓是否出现硬边效果。如果正好出现硬边效果,一般就认为清晰度强调量合适了。
F.挂网因数。
采用RP对扫描图像进行加网时,需要考虑扫描时采集多少像素才能适用于印刷输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扫描仪采集到的像素数足以适合等大的印刷输出,对于加网角度为15时,必须采集大于加网线数的像素数量才能适应印刷输出,就把倍率称为挂网因数。调幅加网的挂网因数至少为1.41,一般采用1.5;调频加网的挂网因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