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色彩宣传设计以视觉传达准则为基础
广告色彩运用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色彩本身属于物理学范畴,物理学色彩的研究重点是色彩的基本属性以及光、物体和色彩关系的研究;
生理学研究人眼的构造、视觉过程以及人眼的视界与色域,广告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免人的生理方面的问题;
在市场学和营销学中,广告的目的是促进消费,所以告色彩的运用需要有利于广告目的达成并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心理学主要研究色彩的心理联想和象征,人类赋予色彩情感,不同色彩和色彩组合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想象、联想,色彩的这些延伸含义在设计中担当起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的基础上,广告设计色彩运用的基本思路,
第一广告色彩首先要以视觉传达为核心,
第二步要以广告主题为导向,
最后广告色彩运用要以受众色彩感知偏好为指引。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色彩的吸引注意、传递信息和说服受众的作用。
广告是一门视觉艺术,广告效果完全取决于视觉元素的传达的力度,因此广告用色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视觉传达是否合理到位。色彩是通过光照,视觉器官和人脑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色彩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的任意变化产生了丰富绚丽的色彩,不同色彩在视认度和诱目度上对人眼刺激度不同,且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具有一定的视觉习惯,所以在广告用色时,要以视觉传达为核心进行广告用色。
广告色彩应用不是一门独立的研究,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色彩首先涉及的是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无色无光,且色彩依附于物体,产生色彩的首要条件是光照;其次色彩的波长反射后,通过眼球和视觉神经在人脑中产生反应,广告计讲究视觉冲击,因此一幅广告通常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多种色彩的组合,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总是能博得大众的眼球。
在广告色彩搭配时就要考虑眼睛对色彩的辨识能力和色彩的诱目度,眼睛观察色彩是有一个范围的,波长400毫微米—700毫微米的色彩才能被人眼感知,色彩的易见程度和诱目程度受色相、明度、纯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色彩之间的差别越大,辨识度就越高在广告中所谓用色要易见就是要容易被辨认,最容易辨认的色彩搭配是黑白组合,由于黑白两色没有色相只有明度的变化,所以黑白两色的明度差最高最容易被识别出来;而色彩搭配的诱目度是指色彩能够引起视觉注意的程度,色彩诱目度和易识别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诱目度高的色彩往往在色相上的变化和差距较大,而辨识度高的色彩一般受明度的影响,明度对比强烈的组合会使整画面视觉效果更清晰。例如,红色的互补色是绿色,这样的色彩组合在诱目度上比较高,但辨识度就比较低,在例如前文提到的红色与紫色的搭配,虽然二者的波长差距最大,但其易辨程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鲜艳的色彩组合比柔和的色彩组合更具视觉冲击力,这取决于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在色相环上相差的角度大小决定了色相对比的强弱程度,角度越小,对比越小,反之越强。所以广告设计要综合考虑色彩搭配的辨识度和诱目度。

广告色彩宣传设计以视觉传达准则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