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基本要素是哪五个
印刷是整个出版流程中的一个中间加工过程。在GB/T98512008(印刷技术术语)国家标准中,关于印刷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这里所说的“转移”,就是复制,它讲出了印刷术的五个要素。
①原稿。原稿就是要被复制的对象,原稿上的图文就是复制的信息内容。
②印版。要将原稿图文信息大量复制,必需借助一个中间媒介。先把原稿图文信息复制在这个中间媒介上,然后利用这个中间媒介,在显色物质的帮助下,把原稿图文信息再转移到承印物上。这个中间媒介就是印版。平印、凸印、凹印、丝印等印刷方法都是通过印版来完成图文信息转移的。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在释文“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中的数字载体,是考虑到实际上有些印刷技术是无印版的。在近几十年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些不需要印版就能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例如喷墨印刷、电子照相等。因此印版这个印刷要素实际上也可以不存在。
③显色物质。也就是着色剂,通常指油墨,在电子照相中是墨粉。在喷墨印刷中,采用的是水性墨,因此也常称墨水。图文的信息实际上是有色物质和光学表现的结果。有些地方反射光强一些,看上去就明亮一些。图文信息有的地方出现黑色或其他颜色,被明亮的白色或浅色衬托出来,是由于这些地方的有色物质把射在它上面的光线绝大多数地吸了的缘故,所以看上去就显得颜色深暗。
所谓复制,并不是原稿物质的再现,而是利用油墨的光学性,在承印物上重现原稿图文的光学现象。显色物质是印刷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
④承印物。图书出版的承印物大多是各种纸张。其他印刷方法也采用其他承印材料,例如塑料薄膜、金属板材、皮革等。印刷品是直接供人观赏阅读的一种物质产品,特别是出版物,构成印刷品的主体物质是纸张。纸张既是印刷过程中承载油墨的物体,又是图文信息的物质载体,所以称为承印物。
⑤工艺技术。前述的原稿、印版、油墨和纸张,都是印刷五要素中的物质要素,而工艺技术不是物质要素,它是一种方法,即通过一种方法,把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印版上,这就是制版技张上,这就是印刷技术。如果可以把印版(包括印版装置的印刷机)、油墨、纸张看作印刷技术的硬件的话,那么,工艺技术则是软件系统。不同的印刷工艺,其印刷原理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求用不同类型的印版、一定特性的油墨纸张组合,在不同的工艺技术条件下,把原稿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完成大量复制的任务。
印刷的定义一直强调“大量复制”,这在过去是与照相这种小批量的复制图像的方式区分开来的。在数码印刷得到发展之后,各种数码印刷的应用领域正好都是短版印刷,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张起印的情况。在按需出版、按需印刷中,即使接到印数为1份的订单,也可以在数码印刷机上单独印刷、装订成册。而传统胶片洗印也因为数码相机的风行而逐渐退出市场。因此,“大量复制”也不再是印刷的必要条件。

印刷的基本要素是哪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