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的兴起使用介绍
企业识别系统作为一种企业发展战略,是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是伴随着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而逐步形成、发展的。对于CI的起源,普遍认为是1956年美国的计算机巨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引入CI构想之时。有资料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IBM公司就首先推行了CI计划,它们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一切设计来传达IBM的优点和特色,并使公司的设计应用统化。”
随后,美国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将能够完整树立和代表形象的具体要素视作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并希望它成为企业形象传播的有效手段,并包含了企业形象向各个领域渗透的整体宣传策略和措施,这种完整的规划与设计在这里已不是事物孤立的表达,而是企业文化、精神追求浓缩成的意象,这种形象策划和运作方式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被人们广泛认识,并正式冠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名称。日本引入C1理论是70年代的事情,一些有远见的企业进行形象策划和运作取得了令人赞叹的经济成就。
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CI作为一种形象设计,其传达形象的有效方式为学术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所认同。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些企业在80年代尝试进行CI,广东太阳神集团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早导入C的企业,通过视觉元素的展现,较好地体现了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体开始重视形象的效应问题,该课题的学术理论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日本C1专家山田英理认为:“第一,CI是一种被明确地认识为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第二,CI是以标志和标准字体作为沟通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工具。”德国学者盖尔哈特·马蒂亚斯( Gerhard Mathias)教授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企业形象的组成部分应为体现企业个性的企业哲学、体现企业形象的手段,这种手段又可分为企业行为规范、企业设计规范、企业的交际手段等,要在企业广告、企业促销、企业公关方向付诸努力,使企业形象分为行为举止、外在形象、交流活动等不同层面。形象的确立,是推敲浓缩企业理念并发展到意象表达的过程。
鲜明形象的塑造、形象的视觉传达、使用CI战略已是当前的一种趋势。CI策划将“识别性”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形象特征。

CI的兴起使用介绍
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