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防偽的防偽復印紙全面分析
1938年,美國人 Chester Carlson根據光電導性現象發明瞭復印技術,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復印技術日益完善,黑白復印、彩色復印、數字復印(或掃描打印)先後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及辦公中,用於資料或文件的復印、保存等。
復印機的種類和工作原理
復印機的種類。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復印機可以分為模擬復印機和數碼復印機兩種
(1)模擬復印機。
目前市場上的復印機以模擬復印機為主,如最常見的靜電復印機,它是種利用靜電和某些具有光電導特性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從絕緣體變為導電體的原理,對原稿進行照相並以復印品的形式快速輸出的復制技術,其成像與復印相關部件。
靜電復印過程可分為7個步驟:預曝光、充電、圖像曝光、顯影、轉印分離、定影和清潔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導體(硒鼓)的電位特性,在無光照的狀態下進行充電,使其錶面帶上均勻的電荷,再利用光學成像原理,使原稿圖像在光導體上成像。
原稿圖文部分因無光照(暗態),光導體錶面仍帶有電荷,而原稿非圖文區域因受到光照(亮態),其光導體錶面的電荷消失,從而形成靜電潛像。再運用靜電原理,使用帶有極性相反電荷的墨粉,使光導體錶面的靜電潛像轉化成光導體錶面的墨粉圖像。最後,將光導體錶面的墨粉圖像轉印到承印物表面,完成復印
(2)數碼復印機。
曝光、圖文稿件的識別和圖像信號的處理等過程都採用了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復印機,稱為數碼復印機
數碼復印機的復印過程與靜電復印機基本一致,但數碼復印機在圖像曝光系統中使用了CCD圖像傳感技術,即由圖像傳感器CCD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而在復印過程又採用了激光打印的方式,即由CCD輸出的圖像信號經處理後去調制激光器,通過激光束在感光鼓上形成潛像。
數碼復印機的工作原理是當曝光燈照射到原稿臺上的原稿時,獲得的光照圖像經過反光鏡、鏡頭等光學系統照射到CCD圖像傳感器上,CD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進行數字信號處理,輸入到激光調制器,調制後的激光束對被充電的感光鼓進行掃描,在感光鼓上產生靜電潛像,再經過顯影、轉印、定影等步驟,完成整個復印過程。數碼復印機相當於把掃描儀和激光打印機融合在一起,其原稿的曝光掃描系統。
復印機基本固有屬性
台復印機被生產出來,其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能也就固定下來,成為該設備的一種固有屬性。復印機包含三個重要的固有屬性:曝光燈(光源)色溫、光導材料(感光鼓)的光譜靈敏度和打印精度,其中曝光燈色溫和光導材料的光譜感光靈敏度是一對相互匹配的固有屬性。
(1)曝光燈色溫。
曝光燈的色溫也就是光源的色溫,即光源發光的波長範圍。目前靜電復印機常用的曝光燈有高色溫分極發光滷素燈和縫隙式高功率熒光燈。滷素燈是白熾燈的一個變種,屬於熱輻射光源,為大多數靜電復印機的光源。滷素燈的色溫與發光效率有關,波長範圍是380~780mm。熒光燈屬於冷光源,常發出單色光,根據所使用的熒光粉材料不同,其發光波長範圍也不同,如Y2SO:Ce1Tb材料的波長範圍為520~580m,峰值波長為543nm;Zn2SO4:Mn材料的波長範圍為490~60nm,峰值波長為525nm。
(2)光導材料的光譜靈敏度。
光譜靈敏度反映的是光導材料對不同波長輻射的響應能力。不同光導材料對光譜的敏感程度不同,具備特有光譜靈敏度,從而決定了使用該光導材料的感光鼓的感光範圍
靜電復印機常用的光導材料主要有氧化鋅(ZnO)、硒(Se)、硫化鎘(CdS)、硒合金、有機光導體等,其相對光譜靈敏度不同,只能選擇吸收某一光譜區域的光通量。通常,氧化鋅、硫化鎘和硒鎘合金光導材料的光譜靈敏區域分別為520~60m、500~600m和400~500m
(3)打印精度。
打印精度是指每英寸內打印機可打印的點的數目。打印精度是衡量打印質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通常用dpi表示。
目前,復印機的打印方式主要分為噴墨打印和激光打印
噴墨打印機是由打印頭上成百上千個直徑極其微小(約幾微米)的墨水通道組成,這些通道的數量(即噴孔數量)直接決定了噴墨打印機的打印精度。激光打印機的打印精度與感光硒鼓的轉動步幅有關,轉動步幅越小,打印精度越高對於300dpi的激光打印機,其打印精度就是每英寸內可以打印300個點,每一個點的大小約為0.085(25.4/300mm,即300dpi的激光打印機可以打印的最小的點是0.085mm由此,對於文件上小於或稍大於0.085mm的點,打印機都會將其打印為0.085mm大小,如果降低激光打印機的打印深度,則文件上小於0.085mm的點都不被打印出來而形成空白
復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
高還原度的復印件以假亂真,“文件欺詐”成為現今金融機構、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文件安全打印等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隨著復印設備的智能化和復印技術的低成本化,偽造或變造一份幾近完美的假文件變得越加容易,通過受害人相關身份信息復印件進行開戶、違駕扣分等不法活動,或直接通過彩色復印、打印貨幣而獲取非法所得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通過“文件欺詐”所造成的損失正在逐年攀升近幾年來,世界各國對保密防復印工作都很重視,為了防止泄密及其他經濟損失的進步擴大化,企業、組織機構、政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打擊、防範重要文件的復印、傳播泄密、欺詐等行為。
印刷防偽的防偽復印紙全面分析
3.防復印紙的分類與研究進展
訪復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驗證和區分原件與復印件,防止不法分子通過復印、傳真和掃描等方式獲得和製造出與原件近似的文件(證券、證件、證明、合同等)非法獲利。其基本思路是根據復印設備的工作原理或復印設備的固有屬性,在重要文件的紙張內加入或在紙張錶面塗布一些特殊物質,使重要文件被復印時顯示警示性文字(如復制無效字樣)或重要文件圖文信息與背景反差接近甚至消失而無法復制等。
靜電復印是通過原件錶面的反射光強度來改變感光鼓錶面的電荷分佈情況,被光線照射的感光鼓區域,電荷減弱或消失,不被光線照射的區域則保持原來的電荷情況,從而形成曝光潛影。通過改變原件錶面對光線的反射,可以改變曝光潛影的形成質量,從而影響復印件的質量。
防復印紙是指利用特殊材料或工藝對原紙進行處理,達到乾擾原件對光線的反射,從而可以查知文件是否被復印,或使文件不能被復印,或使復印件與原件不一致。目前,防復印紙的研究成果主要分為特種紙張抄造技術類防復印紙和隱形圖文設計類防復印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