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廠印刷機機墨輥排列的原則
包裝印刷廠印刷機機墨輥排列的原則是
(1)軟硬間隔排列墨輥。墨輥排列是硬質輥與軟質橡膠輥間隔排列,這樣能夠保證在一定壓力下墨輥之間彼此接觸良好
(2)油墨流動方向一致。應使油墨從墨鬥經過各中間墨輥傳到著墨輥時,油墨流動的方向與印版滾筒的旋轉方向一致
(3)墨輥種類要少。勻墨部分各墨輥直徑應不相同,確定墨輥的直徑時,既要考慮勻墨系數,又要考慮墨輥的品種最少,既方便製造又方便印刷廠使用維修,設備管理方便。
(4)著墨輥多為四根。著墨輥基本都是四根,前兩根供墨,後兩根補墨、收墨
(5)墨輥的直徑不相同。勻墨輥、串墨輥、重輥、著墨輥的直徑應各不相同,一根墨輥存在的缺陷不至於重復反映到其他墨輥的同一位置,防止印版上的印跡重疊和產生墨杠。
(6)最後一根著墨輥直徑大。最後一根著墨輥的直徑最大,對印版的勻墨作用大,收墨作用也大,防止產生墨杠和花版
(7)不對稱排列勻墨輥。勻墨輥的排列直接影響各輥著墨率的大小,多數勻墨系統墨輥採取非對稱排列,使前兩根著墨輥的著墨率之和占80%以上,後兩根著墨輥的著墨率之和為20%,起到補墨和收墨的作用。
(8)墨路短、墨輥少。勻墨排列的發展趨勢是向著墨輥根數少和墨路短的方向發展,在滿足勻墨要求的前提下,墨輥盡可能少結構盡可能簡單(現代平版膠印機墨輥的總根數在17~20根)。
(9)墨輥直徑小。串墨輥和勻墨輥直徑向小直徑方向發展,在勻墨系統系數相同的情況下,小直徑墨輥數量多,打墨線數大,有利於提高勻墨效果,但也會使輸墨裝置結構復雜化。
10)中間著墨輥直徑小。中間兩根著墨輥多數直徑較小,拆卸時容易從中間空當中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