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生產包裝工廠談包裝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包裝的歷史起源悠久。遠在原始時期,人類就已經能熟練運用各類材質進行包裝,如樹葉、貝殼、竹筒、葫蘆等大自然天然材料,以及到後來運用泥土燒製成的粗陶容器,從而產生了原始的包裝形態。
這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最原始的手工包裝,其功能主要用於盛裝、貯存和轉移物品。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發展,從以物交換到商業的出現,包裝開始踏上漫漫的歷史長路。
在人類的進化中,人們總在不斷發明包裝,改進包裝,並創新包裝。包裝經歷了從原始到文明、由簡陋到繁榮的發展過程。包裝的歷史發展經歷了原始包裝、古代包裝、近代包裝和現代包裝四個階段。
原始包裝遠古先民早期的包裝直接取材於大自然中的純天然材質,如竹、木、草、麻、果殼、葫蘆、獸皮、牛角、骨管等材料,對其進行直接選用或簡單的粗加工。
由於原始社會生產技能程度極低,原始的包裝簡單質樸、取材容易,而且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破壞,直到現代還在延續使用,比如復古的各種麻繩包裝、端午節的粽子、護膚貝殼油、舀水的葫蘆瓢等。
各種天然材料包裝追溯前人的足跡,取傳統包裝之精華,天然純粹的植物材料,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天然環保,就是原始包裝在現代社會的體現。
天然材料的包裝具有豐厚的人文氣息,復古之風撲面而來。到了新石器時代,由於人類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包裝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這一時期出現了黏土進行捏制燒制的制陶藝術,出土的粗陶經過許多美化加工,這種簡單易於製造的方式,使得原來依靠自然的模式走向了手工創作自給自足的開端。
彩陶是我國新石器時期廣泛流行的一種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項卓越成就,制陶工藝是農耕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包裝從利用現成物到創造、製作包裝的重要標志。
常見的器形有碗、盆、缽、罐、瓶等飲食器、盛貯器和汲水器等。同時由於天然礦物質染料的發現,在這些陶器上有了初始的美學設計。彩陶是遠古人類文化與智慧的結晶,展示了遠古先民對於色彩、線條和圖形組合原理的深刻認識與嫻熟運用以及它那繽紛多彩的紋飾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歷史信息。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
更多關於包裝知識
點擊【包裝盒印刷】咨詢客服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