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圖文印刷掃描質量的使用因素
A.在選擇掃描儀時,一定要將原稿類型、最終圖像用途與掃描儀的掃描特徵參數和動態密度範圍、掃描的幅面、解析度和掃描軟件及透射稿掃描的能力結合考慮。一般掃描的動態密度範圍越大,可以捕獲的圖像細節就會越多。
B.在掃描儀驅動軟件中要選擇怎樣的方式從RGB色彩空間轉換成CMYK色彩空間即是在掃描過程中直接轉換,還是使用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如果使用的是高檔的掃描儀或是專業的掃描儀,可以在直接掃描過程中進行色彩空間轉換形式;但是對於低檔掃描儀,最好選擇在 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中進行色彩轉換。
C.正確設置掃描解析度。圖像掃描解析度的設置一般有一個計算方法。
a.線條稿掃描解析度為900~1200ppi。
b.打印輸出圖像掃描解析度=放大系數×打印機解析度
c.調頻加網圖像掃描解析度=放大系數×1×加網線數
d.調幅加網掃描解析度=放大系數×1.5×加網線數。
在計算得到最佳解析度後,根據選用的掃描儀的光學解析度進行取整後就為實際使用的掃描解析度。例如:採用調幅加網175lpi,放大兩倍,計算的掃描解析度為175×2×1.5525σi,實際選用的掃描解析度是60dpi。在設置解析度時,還要註意一個原則:如果計算的解析度超過了掃描儀的最大光學解析度,則只能使用最大光學解析度進行掃描;如果文字或線條圖像的解析度達不到要求,可以使用插值的方法給予彌補。
D.圖像的再次採樣。
圖像掃描完成後,對正確的圖像尺寸和解析度信息,不應該再作修改,但是現在的工作流程中很難保證這種理想狀況,有時也需要對圖像進行重新採樣。圖像再次採樣時增加解析度是通過內插法增加圖像像素數,並沒有增加圖像細節,對圖像再次採樣時應該避免對一幅圖像進行放大尺寸的再次採樣。對連續色調圖像要控制圖像的縮放倍率,否則可能出現馬賽克現象
E.銳化。
掃描儀和各種數字化設備在處理圖像過程中會對圖像有柔化作用,所以,對處理完的圖像要進行銳化。銳化效果如何,在屏幕上不太容易看出來。所以,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試用,找出規律。有一種通用的方法:將圖像在屏幕上放大到兩倍的效果,然後在銳化後觀察圖像的邊界輪廓是否出現硬邊效果。如果正好出現硬邊效果,一般就認為清晰度強調量合適了。
F.掛網因數。
採用RP對掃描圖像進行加網時,需要考慮掃描時採集多少像素才能適用於印刷輸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掃描儀採集到的像素數足以適合等大的印刷輸出,對於加網角度為15時,必須採集大於加網線數的像素數量才能適應印刷輸出,就把倍率稱為掛網因數。調幅加網的掛網因數至少為1.41,一般採用1.5;調頻加網的掛網因數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