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印刷紙張的印刷適性
紙張的印刷適性是指紙張與印刷條件相匹配,適合於印刷作業的性能。主要有紙張的平滑度、吸墨性、彈性、塑性、錶面強度、含水量、絲縷等。
(1)紙張的平滑度。
平滑度是評價紙張錶面凹凸程度的技術指標,是表示紙張錶面平整、光滑和均勻程度的物理量,即在一定的真空條件下,使一定容積的空氣,從一定壓力下的紙張測試樣錶面與光滑玻璃錶面之間流過所需要的時間來衡量,其單位用秒錶示。秒數越
高紙張的平滑度越好。紙張平滑度越好,印刷時紙面與印版間的接觸,也就越均勻和完整印版或橡皮布(膠印)上的墨層轉移也越充分,印品呈色效果也越好。反之,平滑度差的紙張,油墨轉移不均勻、不充分,且紙面對墨量的滲透性強,呈色效果也就差。所以,印刷精細的產品,網線越細、網點直徑越小,越應採用平滑度好的紙張進行印刷,這樣才能使原稿再現性好。紙張的光澤度也取決於紙張的錶面平滑度,錶面平滑度高的紙張光澤度也較而錶面粗糙的紙張則光澤度低。
(2)紙張的吸墨性能。
紙張的吸墨性能是紙張對油墨的吸收的程度。紙張對油墨的吸收量越多,這種紙張的吸墨性越強,反之則差,吸收性能的強弱,主要是油墨中連接料的滲透的反映紙張對油墨的吸收性,主要取決於紙張纖維間的空隙大小,即紙的緊密程度。當紙張纖
維間空隙小,毛細管作用小,紙張的吸墨性就差;如果空隙過大,不但吸收連接料多,而且會將顏料一起吸收,容易產生透印現象;紙張的吸墨性與紙張本身的結構有關,還與油墨的黏度、印刷壓力、壓印時間的長短有一定的關系。
(3)紙張的彈性和塑性。
紙張在機械的作用下,會產生敏彈性變形、滯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等。紙張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瞬時改變自己的形狀和尺寸,當外力停止後,紙張變形消失,叫敏彈性變形;紙張受外力作用,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改變自己的形狀和尺寸,稱為滯彈性變形;當外力取消後,紙張仍保持有外力作用時引起的變形,稱為塑性變形。敏彈性變形、滯彈性變形是可逆的變形,塑性變形是不可逆的變形。紙張的變形取決於紙張本身的濕度、壓光、壓實程度。纖維具有彈性,纖維的敏彈性對
印刷過程是有利的。
(4)紙張的錶面強度。
紙張的錶面強度是指紙張在印刷過程中,受到油墨剝離張力作用時,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一般用紙張的拉毛速度來表示,單位是m/s或cms在高速印刷機或用高黏度的油墨印刷時,應選用錶面強度大的紙張印刷,否則發生紙張掉毛、掉粉的故障。從紙面上脫落下來的細小纖維、填料、塗料粒子會將印版上圖像的網紋堵塞或堆積在橡皮布上,引起“糊版”並使印版的耐印力下降。
(5)紙張的含水量。
紙張的含水量是指紙樣在規定的烘乾溫度下,烘至恆重時,所減少的質量與原紙樣質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一般紙張的含水量在6%-8%之間,含水量過低,印刷過程中,會發生靜電吸附現象,導致輸紙困難印品背面蹭臟等故障紙張是親水性很強的物質,含水量隨溫度、濕度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引起尺寸和形狀的變化,造成多色印刷的套印不準。
(6)紙張的絲縷。
紙張的絲縷是指紙張大多數纖維排列的方向。一般把纖維排列方向與平版紙(以全張紙為標準)長邊平行的叫縱絲縷紙張;把纖維排列方向與平版紙長邊垂直的叫橫絲縷紙張。
紙張是一種對水分很敏感的物質,由於溫度、濕度的變化,紙張朝著與絲縷成直角方向的伸縮率要比平行方向的伸縮率大得多。因此,印刷或印後加工中,應考慮紙張絲縷對印刷品質量的影響。在書刊裝訂中,書芯最好選擇直絲縷紙,即紙張絲縷與書背平行,軟封面紙張的絲縷與書背垂直,以保證書本的平整度。
更多關於畫冊印刷詳情
點擊【深圳畫冊印刷廠】咨詢客服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