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畫冊廠談書籍設計的節奏與韻律
	
	對於書籍設計中最重要的版面設計,多年來大眾的認識還是非常有限的。許多人認為它只是一項技術性工作,只要在規定的格式中考慮字體變化、字號大小、圖片處理等等,讓讀者閱讀方便即可,而甚少考慮到藝術方面的因素。
	
	
近幾年來,隨著世界化的加速進行,歐美、日本等國的大量優秀設計作品令我們大開眼界。受先進設計思想的影響,書籍版面設計的藝術性越來越受到重視。英國著名美學家H.里德對美感是這樣認為的:“一定事物的形狀、外表與塊體中合乎比例的排列會引起人的快感,而欠缺這種排列的事物將引起人的淡漠感,甚至於引起無害的不舒適感或厭惡感。
這種起於愉悅關系的快感就是美感,不快感即醜感。”藝術旨在創造具有愉悅性的形式。版面設計既是藝術的一個種類,就必須遵循美的原理和形式美的構成法則,將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對比與調和、變異與秩序形象與空間、變化與統一等基本法則運用於版面設計,使版面更新穎、更美觀、更合理、更具個性,進而激發讀者的審美情趣,使其與設計師的審美觀、藝術內涵產生共鳴。

	
	談到節奏與韻律,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音樂,想到節拍清晰,高低、強弱、長短、和諧優美的曲調給人的愉悅感和美感。由節奏而產生的美感,即為韻律。一首好曲,它的音符變化必須遵循美的原理法則,並且既有一定的秩序和規律,又有獨特的個性,這樣才能讓人享受到美的韻律當然,節奏和韻律並不只存在於音樂之中,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
節奏和韻律在視覺形象設計中表現為有一定的秩序性,同一要素按一定比例連續反復所產生的運動感也稱為律動,並且,它的發展變化是循序漸進的,強調的是變化的過程。這種有秩序的變化所產生的美感,在視覺上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特別是漸次變化在視覺效果上產生的三維空間感,更能激發人們的興趣
	
	
將節奏和韻律的形式法則引入書籍版面設計,文字、插圖、色彩等視覺元素根據各種各樣的節奏表現為平穩的、變動的、單純的、復雜的、纖細的、粗獷的、依一定方向的、依多種方向的等,構成了版面的不同律動,使書籍的版面生氣勃勃,有時會呈現躍動的感覺,有時會呈現進深的感覺版面設計中,通過合理的節奏安排、組合、調整,使形象與形象、形象與空間之間有密切的、連續合理的聯系,使版面的條理清晰,有起伏不單調,給人以美的感受。不僅如此,更主要的是清晰的條理能夠起到引導閱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