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設計中宋體/楷體/黑體的字體選擇
宋體
所謂宋體字,是後人對宋代雕版印刷中書體的指稱,其筆畫特徵在當時並不是十分明顯,其特徵真正定型於明代,因此日本也稱其為“明朝體”。
宋體基本筆畫特徵岀自於楷體,其中包括點、橫、豎、撇、捺、勾、挑、折等筆畫。
字體特點概括為: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橫畫及橫、豎畫連接的右上方有頓角,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等,結構飽滿、端莊典雅、整齊美觀。
宋體字既適用於印刷刻版,又適合人們的基本閱讀需要,因此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成為了當今設計中最常使用的字體之一。在宋體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系列接近的字體,如:特粗宋、粗宋、大標宋、小標宋、報宋、書宋、中宋、仿宋、長宋、宋黑等。
其中特粗宋、粗宋、大標宋、小標宋,中宋由於橫豎筆畫粗細對比較大不適合於大篇幅地排印正文,因此通常用於標題字的設計,報宋、書宋、長宋適合排印長篇正文,仿宋多用於排印引言、圖註等說明性文字。
黑體
隨著無飾線西文字的出現,20世紀初在日本出現了一種新的印刷字體一黑體,也稱“方頭體”、“平體”。
其特點是橫豎筆畫粗細一致,沒有宋體字角的裝飾性,結構嚴謹、筆力遒勁、莊重醒目、嚴肅且富有現代感。黑體字系列通常有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細黑、中等線、細等線等。其中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適用於編排標題,細黑、中等線、細等線適用於編排正文
楷體
楷體是在楷書技術上規範出來的一種字體,與手寫體相近似,流暢和諧,富有韻味。通常用於正文及說明性文字。
近年來,字體設計者又將一些手寫字體及POP字體也加工為電腦行楷、隸書、魏碑、舒體、琥珀體、彩雲體、竹節體等。
在紛繁復雜的字庫里選擇合適的字體進行版面編排尤為重要,設計時應反復斟酌,不可隨意使用。如筆畫復雜、字形過於生動、活潑等字體不適於排印正文否則就容易使閱讀者產生視覺疲勞,再如有些變體字體本身就存在間架結構失調、筆畫不統一、缺乏美感等問題,使用這類字體只會對整體版面起到破壞作用。因此選擇字體過程中應當要謹慎。
在國外,字體設計工作做得相當精細,對於特別的書稿還要單獨設計字體以追求字體形式與內容完美適應的境界,這對漢字設計來講目前是難以實現的因為一套漢字設計下來上萬個,而外文字母常常只有二三十個。
然而漢字設計工作必須納入裝幀設計範疇中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書稿內容是通過印刷字體與讀者進行交流,究竟這工作由誰來做,未來發展中的書籍藝術會有明確分工。
今天的裝幀設計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如何選擇適宜的印刷字體,來為書籍內容服務。
印畫冊做包裝
深圳步殼印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