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發展三:現代主義設計運動
20世紀20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共同推動了一場所謂的新建築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既包括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對新材料的運用,其核心是對機器生產的承認,強調機器生產應當有符合時代的美學表達方式。這場運動逐漸推及城市規劃、環境設計、家具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和傳達設計等領域。它在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推動下展開,以大工業生產為基礎,並服務於整個工業社會。
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礎是功能主義,主張形式遵循功能。德國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拉姆斯闡述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是:簡單優於復雜,平淡優於鮮艷奪目;單色調優於五光十色;經久耐用優於追趕時髦;理性結構優於盲從時尚。這種特色引領了世界範圍內的設計潮流。
現代主義設計充分體現了對工業時代的肯定和對技術革新的崇拜,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深深地影響了一代視覺設計師的成長,以至於後來創立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通過研究與教學實踐活動推動了“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1919年4月1日,德國包豪斯國立建築學校的成立,真正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基礎。它主張以理性主義為出發點,以人類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為前提,強調種以客觀的物性規律來決定人的主觀的人性規律,它對現代主義運動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包豪斯是現代主義思潮經過一系列醞釀、發展走向成熟的標志。包豪斯的設計思想可概括為三點:①藝術與技術的重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藝術家與技術師的知識應當結合起來。這些思想觀點引導藝術設計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
包豪斯學校是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基石,其設計教育宗旨可歸納為:一是在設計中提倡自由創造,反對模仿、墨守成規;二是將手工藝與機器生產結合起來,提倡在掌握手工藝的同時,瞭解現代工業的特點,用手工藝的技巧創作高質量的產品,並能供給工廠大批量生產;三是強調基礎訓練,從現代抽象繪畫和雕塑發展而來的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等基礎課程成了包豪斯對現代工業設計做出的最大貢獻之一;四是實際動手能力和理論素養並重;五是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結合起來。這些內容,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時間內被奉為現代主義的經典,但包豪斯的局限性也日益明顯。例如包豪斯在設計中過分強調抽象的幾何圖形,無論何種產品、何種材料都採用幾何造型,從而走上了形式主義的道路。嚴格的幾何造型和對工業材料的追求使產品具有一種冷漠感,缺少人情味。另外,包豪斯的所謂“國際式”風格事實上消除了設計的地域性,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文脈被忽視了,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國際式”風格。
作為現代設計發源地的包豪斯提倡並實踐的功能化、理性化單純、簡潔、以幾何造型為主的工業化設計風格,被視為現代主義設計的經典風格,對20世紀的設計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無論在建築設計、工業產品設計還是平面設計領域,包豪斯把現代設計運動推向了新的高度,開創了現代設計與工業生產相結合的新天地

平面設計發展三:現代主義設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