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印刷的版式設計
書籍的版式設計是指在一種既定的開本上,把書籍原稿的體例、結構、層次插圖等方面作藝術的而又合理的處理,使書籍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結構形式,既能與書籍的開本、裝訂、封面等外部形式相協調,又能給讀者閱讀帶來便捷和舒適,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表現書籍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品味。
版式設計作為書籍設計的重要手段,也是現代設計技術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是用一種藝術形式的手段來正確地表達書籍主題內容的創造性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版式設計的重視度比封面設計還要多,它設計的結果直接影響到能否建立理想版式,能否便於閱讀。
伴隨著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追求也在發生變化,對視覺上的感官認識比以往要多,註重形式的美感。人們對千篇一律的圖書版式設計感到疲倦,只有在版式設計上體現人性化的關懷,從關心受眾的角度來設計版式,才能使讀者是益.而如今,林林總總的版式設計更多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多元化的設計形式豐富的藝術功能顯而易見。
版式設計是按照視覺表達內容的需要和一定的審美規律,結合各種平面設計的具體特點,運用各種視覺要素和構成要素,將各種文字、圖形及其他視覺形象加以組合排版,進行表現的一種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它被廣泛地應用於廣告、書刊、報紙、包裝、網頁等所有二維平面或三維影像領域,是平面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版式設計的發展,在信息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更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版式設計是通過將圖形、文字、空白等各種元素的有機組合,轉化為一種多層次、豐富性較強的空間關系。它不僅能傳遞書籍的主題信息,還能體現作者的情感思想;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註意力,還能調節版面的氣氛,活躍版面,使版面更具有跳動性。對版式設計的掌握能夠很好地將圖形及其各種變化、組合、色彩與色調、肌理、空間、動勢等組合成畫面表現語言。能夠對視覺要素與形式美法則有正確的認知和把握,這是展開版式設計的第一步。
版式設計構成方法是對平面版式設計中各種基礎性構成法則的總結,它們和視覺要素、形式美法則的關系就像語言學中的詞匯和語法。這其中就包括了感性判斷和理性分析的設計方法。所以,對版式設計的認知與實踐是學習設計必須掌握的前提條件。
版式是書籍內容全部的排版格式,包括文字的字號、字體、插圖位置、表格排列、版心大小、排法以及所有這些的配合等。版式設計的步驟:第一步,在開本尺寸規定的面積中,決定版心基本的大小、位置、版面的佈局,以及天頭、地腳、內文白邊的面積尺寸:第二步,確定字體、字號、字距、行距。書眉與頁碼設計作為版式設計中的一部分,也是這一環節需要考慮的設計因素,在與整體版面設計相互融合的前提下,做到恰到好處,這是需要一定的設計功底的。
版式設計必須使版面流暢,整體風格協調一致,不能出現任何單獨版面違背整體風格。對於版面設計的編排也不是隨意無規律的。版式設計強調的是有序“有序”就是要依據一定的規律來進行排列組合,符合設計的閱讀規律,進而適讀者的閱讀習慣,而不是圖片、文字任意地排列,無規律地擺放。
版面除了可供讀者閱讀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版面的美在於對文字、圖形以及各種要素的合理性編排,使版面更具流動性,舒適易讀,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到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