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濕敏變色印刷油墨
利用特殊印刷油墨和特殊製版工藝,來實現將文字或者圖案隱藏,肉眼無法看到,只能借用水滴和油墨相互發生反應,達到顯像或隱藏的效果。這種防偽技術是在滴水過濾技術的基礎上研製開發的,其利用選擇性的輻照和蝕刻,在標識的局部做成半透明的微孔,並配製成特殊油墨,形成特定的圖案,鑒別時將一滴水塗於白色圖案上,圖案立即消失,水乾後圖案復原。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在防偽檢測方面最為簡單、最易於操作的一種材料防偽技術
濕敏變色油墨的分類
濕敏變色油墨(遇水變色油墨)可分為可逆消色油墨和不可逆濕敏擴散油墨兩種可逆消色油墨為水性油墨,也稱為遇水變透明油墨。用此油墨承印的圖案或文字,滴水後顏色由白色變為無色,水分揮發後恢復原色,通常採用絲網印刷
不可逆濕敏擴散油墨是水性油墨,也稱為遇水擴散油墨,有藍、綠、紅、黃、黑等顏色。用此油墨印刷的圖案或文字,遇到水後會逐漸滲透擴散,圖案或文字將變為模糊狀態,乾燥後擴散的顏色不能復原,具有不可逆特性,通常採用絲網和凹版印刷。用該油墨承印的標識被檢查後,標識不能重復使用,常用於檢查手機電池、電器等商品是否進水。
濕敏變色材料
濕敏變色材料是指材料顏色隨濕度變化而變化,當濕度恢復到初始值時,材料顏色恢復原本顏色或不再恢復原本顏色的一種新型功能材料。按結構不同,濕敏變色材料可分為無機濕敏變色材料和有機濕敏變色材料兩類
(1)無機濕敏變色材料
無機濕敏變色材料一般由鈷鹽製成。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Paul、 Bell, Davis等人利用鈷鹽和硅膠研製系列無機濕敏變色材料。使用這類材料製作的濕度卡,是指示包裝內部濕度的最常用方法。1998年,歐盟 European Derective67/548認定氯化鑽為二級致癌物,隨之這類濕度指示材料在歐美已被禁止生產並逐步被淘汰,因而各國的研究者、製造商直在研究尋找能夠在功能上替代氯化鈷的新材料。除了使用鈷鹽外,無機銅鹽和鐵鹽也被用於研製濕度指示劑
(2)有機濕敏變色材料
有機濕敏變色材料是近年來濕敏指示劑的另一個研究方向,其主要成分是可逆性濕敏變色體。當空氣環境濕度達到一定值時,濕敏變色體本身結構發生變化,從而選擇性地改變對可見光的吸收,導致其顏色和色澤的變化,當濕度恢復到原來時,其色澤將同時恢復。

什麽是濕敏變色印刷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