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印刷前暗記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根據設計手法的不同,暗記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縮微
暗記最常用的設計手法是採用縮微的方式,將文字、數字、符號、標記等縮小到一定程度,隱藏在設計稿的某些特殊的位置,不易被人發現。
這些縮小的文字、數字、符號、標記等必須保證印刷質量,且清晰可辨。例如,在2005年版10元人民幣背面的三峽風光鋼版雕刻圖案中,隱藏了ZQM字樣的文字。隱藏的文字和背景相互融合,所以很難被發現。
2005年版20元人民幣背面的桂林山水鋼版雕刻圖案中,隱藏了“九九”字樣的文字。隱藏的文字筆畫清晰,與背景完美融合,在放大鏡下清楚可辨。縮微形式設計的暗記符號很小,肉眼很難分辨,需要借助10~60倍的放大鏡才能觀察到隱藏的信息
2)異構
異構,即對文字、數字、標記等某些不起眼的位置進行一定的修改,使其與原來的文字數字、標記等在結構上有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一般不易被人所察覺,因而起到暗記防偽的作用,一般應用在字數較多的說明性文欄位落中。由於說明性文字一般都比較大(5號字左右),因此知道暗記位置和修改形式的人容易識別。同樣,此類暗記的印刷也必須保證印刷質量,清晰可辨,其要求比縮微形式的暗記更高,因為一些微小的改動很容易受印刷壓力的影響而丟失。
3)替換
在一些周期或重復排列的圖形、圖案以及縮微文字中,將其中的某一個或多個重復的圖案替換成其他圖案,視覺上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通常在一些特殊位置的圖形、圖像加網網點中進行此類暗記的設計。辨別時同樣需要借助10~60倍的放大鏡才能觀察到。
4)其他形式
暗記不僅存在於印前設計過程中製作幾個簡單的縮微圖案或者修改文字,也可以採用些特殊的標記材料,借助特殊的檢測儀器或工具進行暗記的識別

防偽印刷前暗記的表現形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