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印刷廠為你詳細介紹模切和壓痕
模切壓痕工藝是根據設計的要求,使印刷品的邊緣裁切或沖壓成為各種形狀,在印刷品上增加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及達到某種使用功能,把承印物沖切成一定形狀的工藝稱為模切;利用鋼線通過壓印,在承印物上壓出痕跡或留下利於彎折的槽痕的工藝稱為壓痕。
模切用的印版稱為刀版或軋刀。常用的刀具是帶鋒口的鋼線在夾具上彎成各種所需要的形狀,再組成“印版”。圓壓圓形式的模切裝置又稱輪轉模切機,其使用的模切壓痕版(滾筒形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用完整的材料雕刻而成的,這種刀具的製作需要專門的設備,成本較高,但經久耐用;第二種是模切壓痕版,做在一個薄的鐵皮上,再包在滾筒上面而製成的。壓痕線的版材也是鋼線,只是比刀線略低,沒有鋒口,特殊圖形用的無縫刀具用整塊鋼版製成的。
平面形的模切壓痕版的製作,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做好底版,第二階段將鋼線剪好,按切線軌跡彎製成各種刀型,排放在底版內。
模切壓痕底版有金屬底版和木板底版兩種。金屬底版有澆鉛版、鋼型刻版等幾種。木板底版有膠合板、木板、鋅木合釘板等種類。我國目前模切壓痕版主要採用多層木膠合板。就是把拼版設計圖轉移到厚度為15~22mm的膠合板上,在線條處鑽洞鋸縫,再把模切刀和壓痕線先按照每段盒型刀線的長度將模切刀或壓痕線進行我剪、彎曲成相應的長度和形狀。然後把模切刀線和折縫線嵌到木板上,製成模切版。用來對模切刀和壓痕線加工的專用設備主要有刀片裁剪機、刀片成型機(彎刀機)、刀片沖孔機(過橋切刀機)、刀片切角機等。以前多採用手工操縱刀線加工設備鍘切加工,現在普遍用CAD刀具成型系統軟件進行加工。CAD軟件可以自動計算出模切刀和壓痕線的長度及搭橋缺口的尺寸(為保證模切版不散版,在大面積封閉圖形部分要留出兩處以上不要切斷,過橋寬度在3-9mn)並傳送給由計算機控制的刀具成型機進行開槽、切角、彎曲和切斷。由於採用了液壓彎刀、液晶顯示、液壓傳動和游標定位可有效地保證刀具成型的精度
模切壓痕版也有用纖維塑料板和三文治鋼板的。纖維塑料板的材料為玻璃纖維強化塑料,即使在溫度和相對濕度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明顯的尺寸變化。在製作過程中,採用計算機控制的高壓水噴射切割工藝,能保證加工精度又避免因激光切割開槽時產生的氣體和煙霧所帶來的環保問題。三文治鋼板指的是上下為鋼板,中間採用合成塑料填充料結構,與之相配套使用的底模版(背襯)也採用鋼板材料,其優點是使用壽命長、精度高模切壓痕的主要工藝過程為:上版→調整壓力→確定規矩→粘貼橡皮條→試壓模切→正式模切壓痕→清廢→成品檢查→點數包裝。
模切壓痕版製作好後,校對一下,大致觀察是否符合設計稿的要求。鋼線(壓線刀)和鋼刀(模切刀)位置是否準確;開槽開孔的刀線是否採用整線,線條轉彎處是否為圓角。為了便於清廢,相鄰狹窄廢邊的聯結是否增大了連接部分,使其連成一塊;兩線條的接頭處是否出現尖角現象;是否存在尖角線截止於另一直線的中間段落的情況等。然後,把製作好的模切版,安裝固定在模切機的版框內,初步調整好版的位置
調整版面壓力時先調整鋼刀的壓力。墊紙後,先開機壓印幾次,以便把鋼刀碰平,然後用大於模切版版面的紙板進行試壓,根據鋼刀切在紙板上的切痕,採用局部或全部逐漸增加壓力或減少襯紙層數的方法,使版面各刀線壓力達到均勻一致。為了使鋼線和鋼刀均獲得理想壓力,應根據所模切紙板的性質對鋼線的壓力進行調整。通常根據所模切紙板的厚度來計算墊紙的厚度,即墊紙的厚度=鋼刀高度-鋼線高度-被模切紙板的厚度。

深圳印刷廠為你詳細介紹模切和壓痕
在版面壓力調整好後,將模切版固定好,然後確定規矩位置般最好讓被模切的產品居中。橡皮彈塞應放在模切版主要鋼刀的兩側版基上,利用橡皮彈條良好恢復性的作用,將分離後的紙板從刃口推出。上述工作完成後,先模切出樣張,進行全面檢查看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待專職檢驗人員簽樣確認後,即可進行批量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應不定期進行自檢。主要是和樣張進行比較,看是否存在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對模切後的產品應去除多餘的邊料,然後對有毛刺的邊緣進行打磨,使其光潔無毛邊。隨後對成品進行挑選檢查,剔除殘次品,最後點數、包裝、驗收、入庫。
用於模切壓痕加工的設備稱為模切機,根據模切版和壓切結構主要工作部件形狀不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模切機有三類:平壓平型模切機、平壓圓型模切機和圓壓圓型模切機。模切機的結構都是由模切版台和壓切機構兩大部分所組成。平壓平型的模切機的模切版台和壓切機構都是平面狀的,印刷品所承受的壓力很大。平壓圓的模切版台和壓切機構有一個是滾筒狀的,而圓壓圓的模切版台和壓切機構都是滾筒狀的,其模切時是採用線壓力,印刷品承受的壓力可以小很多。圓壓圓型模切機適應未來印後加工工藝的機械化聯動化和自動化的要求,目前在印刷機上聯線的模切壓痕裝置基本上是圓壓圓型的。由於模切壓痕機構和印刷機械連成一條生產線,實現聯機化操作,能有效地減少勞動力的需求、縮短工藝流程、降低工藝過程中的損耗,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