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設計文字結構形態的審美
文字大量應用於視覺信息傳播中,字體的選擇、佈局,文字的設計表現,無論是對普通文本的編輯處理,還是對視覺設計的創意,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些風格不同的文字形態,不論是中文還是其他語言體系的文字,不論其演變歷史如何不同、筆畫造型有何差異,其作為視覺審美的基本形式法則是共通的,也深刻折射出千萬年來人類文字探索創造所形成的深厚美學積澱。
語言不僅是一種溝通交流工具,也和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密切相關,是植根於民族靈魂與血液中的文化符號。它連接著人類文化與社會發展,成為延續歷史走向未來的血脈。中國象形文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畫同源”的語言演化歷程形成了中國文字獨特的美學特徵,因為漢字源於天圓地方的東方神秘哲學,重視形象思維,註重矛盾的整體智慧,強調感悟、體驗,追求天人合一的意韻境界。使漢字文化既凝聚了自然之靈氣,又直抒心意,這種心跡表露源於對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洞悉,是所謂天人合一盡在文字的筆墨之間
漢代蔡邕說:“凡欲結構字體,皆須象其一物,若鳥之形,若蟲食禾,若山若樹,縱橫有托。”由於漢字“囊括萬殊,裁成一相”的自然淵源,物類其形,得天地造化之理。文字的美學實踐和探索經歷了漫長歲月,從漢字甲骨文、石鼓文、篆書、隸書到真書、行草再到印刷文字,書法形態的演化史本身就是一部異彩紛呈的藝術史、美學史。從書寫介質的變化到為了適應書寫的簡化過程不斷影響書法韻味和形態的變化。例如石鼓文的雄渾厚重;篆書的古樸、寬厚;隸書的平整裝飾、律動美感;楷書的用筆藏露懸垂;草書的恣肆汪洋,文字藝術的靈魂和境界主要就體現在形義結合的符號特性以及筆形、架構的經營上。這種文字點化的演變形成是從宇宙萬物中提煉出的物化的抽象,生命的律動盡被涵蓋在這神奇的“點化”中,構成了漢字特有的韻律、節奏。
漢字的內涵與外延深廣,讀先秦散文、唐詩宋詞、之所以如吮仙露瓊漿,除了漢字形聲、義兼備之外,還與漢字的洗練、準確、生動、博雅有關。這也是漢字具有歷史水恆生命力的內在源泉拉丁文字的歷史也有著兩千年的錘煉演變,從古羅馬帝國的字母設計變革到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尤其是近一百多年來,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已經形成非常完善、豐富的文字藝術資源,僅不同的字體設計就有數千種之多。由於拉丁字母基礎語素為詞,字母形態單純簡練與漢字有著風格迥異的審美情態和視覺感受。西方設計者非常註重新字體設計的細微變化與處理,強調字體筆形結構的處理與規律研究,強調對比統一的形式審美原則僅通過筆畫、字形、間距等的設計變化就可以生成風格各異、儀態萬千的個性特質。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研究的寶貴經驗和財富人類對文字筆畫、形態的研究在歷史上達到了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無數文字藝術工作者通過生活和自然的體驗不斷深化文字的美學意義,許多對文字形式審美的研究與實踐至今令人感嘆與敬服。
更多畫冊印刷,教材印刷,請聯系客服。
畫冊設計文字結構形態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