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刷生產流程
凸版印版上的圖文部分凸起,空白部分凹下,印刷時油墨通過墨輥的傳遞,均勻地附著在印版凸起的圖文部分上,而凹下的空白部分不接觸油墨,這樣通過壓印後,印版上的圖文印跡便被轉印到承印物錶面。凸版印刷的印版主要有活字版、復製版、銅鋅版、感光樹脂版等。
凸版印刷曾在書刊印刷中起到主流印刷工藝的作用,現在已基本被平版膠印所淘汰。但凸版印刷中的柔性版印刷工藝,仍有上升的趨勢。柔性版印刷主要用於包裝印刷中,書刊印刷中偶爾也可以看到。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柔性版印刷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產品質量直追膠印和凹印,具有了相當強的市場競爭力。柔性版印刷工藝也有不同的印版供使用,如手工雕刻橡膠版硫化橡膠版、液體感光樹脂版、固體感光樹脂版。用於圖文印刷的主要是液體感光樹脂版。
柔性版印刷工藝流程主要包括製版和印刷兩大步驟,製版過程一般為
原稿→膠片(正陰圖)→背曝光→主曝光→顯影沖洗→乾燥→後處理→後曝光→貼版供上機印刷。
液體感光樹脂版是以液體感光樹脂為材料製成的印版。它的制版工藝流程是:鋪流、背面蒙片曝光、正面曝光、背面全面曝光回收未硬化樹脂、顯影、乾燥及後曝光等。鋪流就是將配置好的感光樹脂液註人曝光成型機的料鬥中,接著在玻璃板上鋪上陰圖底片,同時覆蓋透明塑料保護膜,防止底片與樹脂黏附在一起。
料鬥和片基輥沿著底片移動,料鬥中的感光樹脂流出,由頂端的刮刀將感光液刮成一定厚度,並用片基輥將片基液壓在樹脂上,然後再壓上一塊玻璃。背面蒙片曝光是採用預先制好的蒙片進行背面曝光的,以達到增加印版圖文深度的目的。
正面曝光是在蒙片曝光後,將上部的紫外線光源關掉,下部的紫外線光源開啟進行曝光。背面全面曝光則是在正面曝光後將背面的蒙片除去,用上部的紫外線光源對背面進行全面曝光,以形成印版基礎。
回收未硬化的樹脂是在經過以上3次曝光後,由於印版空白部位未見光,所以,應將印版豎立置放於回收臺上,使未硬化的樹脂流下來回收再用。顯影就是通過沖洗,使圖文與空白部位形成明顯的分界,去除圖文輪廓邊緣的樹脂。
印版顯影後用電熱絲或紅外線裝置進行乾燥處理,隨後再通過曝光,提高印版的耐印力。壓力是印跡轉移的媒介,印品的墨色質量如何,版面圖文是否達到清晰,壓力的適度調整和控制十分重要。墨輥壓力、著墨壓力和印刷壓力則是柔性版印刷工藝過程中的工作壓力的具體表現。
所謂墨輥壓力使墨鬥膠輥與網紋傳墨輥之間的接觸壓力,該壓力的大小直接決定著出墨量,墨輥壓力與輸墨量成反比關系。所以,當印刷版面較大時,墨輥壓力應適當小些;反之,印刷較小面積的版面,以及網線印品,墨輥壓力則應適當調大點。
著墨壓力是指網紋傳墨輥與印版滾筒之間的壓力,它決定著版面的墨層厚度。只有準確調好著墨壓力,才能保證印品墨色的均勻和圖文的清晰,並較好地提高印版的耐印力。這就要求印版滾筒與網紋輥之間處於水平位置並保持相切,確保它們處於良好的平行狀態。接觸壓力過小時產生的印品墨色偏薄而發淡或不均勻。
印刷壓力的控制也十分重要,由於柔性版材質地較軟,印刷壓力過大的話,印刷圖文、線條、網點容易產生變形和增大情況;印刷壓力過小則使版面油墨轉移不充分、不均勻。所以,印刷壓力的調整以壓印滾筒與版面均勻、充分接觸為前提,盡量保持較小的接觸壓力,對質量對柔版印刷機都是有利的。

凸版印刷生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