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設計的版面設計七大要素之三顏色
顏色
隨著印刷的發展,彩色印刷不再成為圖書印刷在成本和製作周期等方面的考量,印刷用紙也不再成為彩色印刷的障礙。因此,越來越多的圖書採用彩色印刷,版面色彩的運用也成為版面設計的主要課題之一
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從物理和心理上都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的色彩理論。這種規律也是美術編輯版式色彩設計的向導和指南。色相、明度、彩度,是版面色彩的基礎要素。按色彩學的規律有序地組織版面上的圖片、插圖、標題等,形成和諧的版面色彩結構,有助於更好地表現圖書的內容。色彩運用有高雅低俗之分,這需要版式設計者有良好的素養。不過,色彩設計還是有一些定規的例如:
①運用相同色系色彩:所謂相同色系,是指幾種色彩在360°色相環上位置十分相近,大約在45°左右或同一色彩不同明度的幾種色彩這種搭配的優點是易於使頁面上的色彩趨於一致,對於版式設計新手有很好的借鑒作用,這種用色方式容易塑造版面有和諧統的氛圍,缺點是容易造成頁面的單調,因此往往利用局部加入對比色來增加變化,如局部對比色彩的圖片等。
②運用對比色或互補色:對比色是指色相環相距較遠,大約在100°左右,視覺效果鮮亮、強烈,而互補色則是色相環上相距最遠的兩種色彩,即相距180°,其對比關系最強烈、最富有刺激性往往使畫面十分突出,這種用色方式容易塑造活潑、韻動的版面效果,特別適合體現輕松、積極的內容的圖書。缺點是容易造成色彩花哨,使用中註意色彩使用的度。
值得註意的是,以上兩種用色方式在實際應用中要註意主體色彩的運用,即以一種或兩種色彩為主,其他色彩為輔,不要幾種色彩等量使用,以免造成色彩的混亂。
③使用過渡色。過渡色能夠將幾種不協調的色彩統一起來,在版面中合理地使用過渡色能夠更好地實現色彩的搭配。過渡色包括幾種形式:兩種色彩的中間色調、單色中混入黑、白、灰進行調和以及單色中混入相同色彩進行調和等。
根據版面內容的主題,要確定版面的整體色調傾向,就形成版面的主調。只有在既定的色調中去變化與組合,才能發揮色彩的威力,使不同的顏色在版面上活躍起來。

印刷設計的版面設計七大要素之三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