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印印刷機潤濕液濃度調節
膠印機潤濕液的作用,在於補充被磨損的無機鹽層,並利用餘酸清洗版面的墨臟,以保持印版空白部分在整個印刷過程中的親水抗油性
理化研究和實驗表明,當潤濕液pH值小於3而大於55時,就難以在版面上生成無機鹽層。如果潤濕液酸性偏高,它將對空白部分的砂眼和圖文的親油基礎腐蝕性加大,使印版的耐印率降低。如果酸性過低,圖文上的油墨必然向四周鋪張,網點擴大,甚至使低調網點連成一片。如不及時正確處理,印版很快將會報廢。
潤濕液濃度的掌握,一般規律是,油墨油性大的高於油性小的;植物油型油墨高於樹脂型油墨;平凹版高於蛋白版;夏季高於冬季。此外,版面圖文、墨量不一樣,潤濕液的濃度掌握也不相同。在濃度調節中,應當註意下述問題
①在不影響印版空白部分穩定的前提下,溶液濃度越小越好;
②提供並推廣配製潤濕液的比例標準和嚴格計量的辦法,盡量剋服那種“看著辦”或“差不多”的做法;
③要求在潤濕液中,適當加入一定量的膠液,這對補充印版的親水膠體層、提高空白區間的親水抗油性,以及降低潤濕液的消耗量等,都會帶來好處;
④在事後調整之後,對已經確定要沖淡或加濃的溶液,要立即進行沖淡或加濃,為下一步往水鬥中加放溶液做好準備。各廠情況不盡相同,做好原始記錄,找出潤濕液濃度及版面用水量的最佳值。此外,還必須強調,要使用最小的水分,而且留有防臟餘地。

膠印印刷機潤濕液濃度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