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廠書籍印刷函套材料的選用【步殼印刷】
函套又稱書套、書函、書盒等,用於包裝一冊或成套書,對書籍有保護作用。函套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線裝書。這種書的字號較大,訂冊較薄,一部書需要訂成多本,為便於保存,需要製成函套,將一部書包裝在一起。用於線裝書的函套有夾板式、包帙式裹帙式和四方帙式等幾種形式。
夾板式函套的材料為木板,打出孔眼後用絲帶扎緊即可。函套所用木板多選用樟木、檀木等高級木材,有的還在木板上刻上書名並塗上顏色。
包帙式函套是將一套書全部包起來的函套。它一般是用紙板作底基,外層包裱織物。織物面料的選用根據書的檔次來確定。包書時先將一套書整齊地放於中間,先包上天頭、地腳兩側,再包上前口,最後包上另一邊並用飄帶扎緊即可。
裹帙式函套是常用的一種形式。製作時需要裁五塊紙板,其中三塊的尺寸與書籍幅面相同,另兩塊與一套書的厚度相同,最後用布料裱貼在一起,在函套的前口邊安裝銷帶和銷頭,在另一牆邊裝有銷孔。使用時將一套書整齊地放入中間,包裹後將銷頭插入銷孔即可。在函套的面部貼上書名。這種函套包裹後,書的上下切口都露在外面。由於書的檔次不同,可選用不同的面料,一般書籍可用布料,考究一些的書用綢、緞、絹、綾等面料。
四方帙式函套,近似於包帙式,所不同的是函套的正面兩塊板的大小與書籍幅面相同。面料的選用也要考究些,包裹後書的幾面都包入函套內。這種形式在現代的禮品套書中也常採用,只是面料多用紙來裱貼,有的還印有精美的圖案。
現代出版物的裝訂形式走向多樣化,函套的形式也有所變化。一種是用於高檔書籍的保護,另種是將成套的小型叢書包裝在精裝書所用的函套多用白紙板再裱貼上印有封面及書背文字的紙張,最後經模切壓痕後訂成或貼成與書籍同樣大小的函套。多冊成套的平裝書也有裝在一個函套內的,其製作方法與精裝書相同但可根據套書的厚度來選用不同厚度的紙板。如兒童讀物,可以在函套外面印刷色彩豐富的圖像,其方法是用塗料紙印刷後裱貼在紙板上,最後製成函套。還有一種禮品式的函套,用錦、緞面料裱面,製成錦盒式樣。

印刷廠書籍印刷函套材料的選用【步殼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