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刊印刷平裝生產線介紹
多數書刊平裝生產線,是由若乾能完成各種不同工作的單機機構而成,如配頁機、訂書機、包本機、烘乾機、三面切書機和書籍打包機等組成的。各機組間都保持著同步聯系,使全線在統一的節拍下運行。
平裝生產線是對平裝書刊的半成品進行連續加工使之成為書冊的加工設備。一條完整的平裝生產線應能連續完成從斷裁一直到成書的全部加工過程。但是,因為平裝的工序比較復雜,單機生產時間差別很大,難以統一全線的生產節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全工藝流程的生產線,有些工序如斷裁、折頁、配頁、壓平、書芯線訂等,還是單工序操作比較劃算,工序間的接收、堆放、運送等也需要手工來完成。只有膠訂和鐵絲平訂工藝,可以從配頁開始組成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另外,平裝書芯的加工工藝種類繁多,在條生產線上難以適應幾種不同工藝的要求,有的到出毛書為止,有的則到出光書為止,有的則延伸到書籍打包發送,其中間工序也各有差異。
根據平裝書芯的訂書方法,目前我國印刷廠使用的平裝生產線有無線膠訂生產線,訂、包、燙生產線和騎馬訂生產線。
1.無線膠訂生產線
無線膠訂生產線大多以熱熔膠為黏合劑,能裝訂3~30mm厚度的平裝書刊,裝訂的最大開本為16開單聯,最小開本為64開雙聯,大、小32開單聯。生產線包括配頁、書芯加工、包本成型和堆積出書等工序的全部過程,最大生產速度大約為6500-100時很多無線膠訂生產線的平面佈置為橢圓形,這樣可以使各個書夾以較短的距離循環到第一個工位使用。
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如下。
(1)用一般書芯裝訂的流程為
配頁→翻轉立本→檢測(有廢頁剔除裝置)→進本→定位、闖齊→銑背→打毛→一次刷膠→粘紗卡→二次上膠→包封面(此處有供封面裝置)→書背成型→計數堆積→出毛書。
(2)用花輪刀打孔書頁裝訂的流程為
配頁→振齊→定位、夾緊→一次刷膠(上書芯膠)→粘紗卡→二次刷膠(上封面膠)→包封面→書背成型→堆積出書。
銑背、打毛、一次刷膠(上書芯膠)、粘紗卡是生產線中書芯加工的工序。先經過花輪刀打孔或塑料線燙訂所配成的書芯,在進行膠訂時,不再做銑背、打毛的加工處理,可以直接進入上膠工序
①銑背。
將書芯的書背用高速旋轉的銑刀銑平成為單張紙頁以便上膠後使每張書頁都能被膠粘牢。書背的銑削深度與紙張的厚度和書帖折數有關,紙張愈厚,折數愈多,銑削量愈大,應以銑透為準,一般在1.4-2.2mmo
②打毛。
將銑削過的書背進行粗糙處理,使其起毛的工藝方法。目的是為了使書背處的纖維鬆散,便於膠液滲進去,並相互粘結。另一種廣為採用的方法是在經過銑削的書背上切出許多間隔相等的小溝槽,以便儲存膠液,擴大著膠面積,增加書背紙張的粘結牢度。有些無線膠訂生產線採用了切槽打毛的方法。溝槽的深度一般為0.8-1.5mm,間隔為2-20mm。
③上膠,
在經過銑背、打毛處理的書背上,塗刷膠液,以固定書背、粘結書頁,是書芯加工中的關鍵工序。
④粘紗布卡紙。
對於厚度在15mm以上的書芯,為了提高書背的連結牢度和平整度,在上過膠的書背上粘貼一層相應尺寸的紗布或卡紙。卡紙一般使用150gm2捲筒膠版紙,為了避免溢膠,粘紗卡時應在天頭空出2-3mm,地腳空出3~5mm,兩側各空0.5mm。貼紗卡後,經第二次刷膠就可以包封面,對於厚度在15mm以下的書芯可不粘卡紙,第一次刷膠後就可直接包封面。
2.訂包燙生產線
訂包燙生產線,即訂本、包本、燙背平裝聯動生產線,採用鐵絲訂方式訂書,由訂書機、長條式包本機和燙背機組成。能將經過配頁和漿背的16開、32開書芯,自動完成進本、訂書、上膠、包封面、燙背、出書等裝訂工序的平裝作業。除鐵絲訂以外,還能對
無線膠訂書芯和鎖線書芯進行包本、燙背操作,是我國印刷廠使用較多的一種平裝書刊生產線。
更多畫冊印刷,包裝盒定製
請聯系深圳步殼印刷廠客服

書刊印刷平裝生產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