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設計對書籍印刷裝幀的發展影響
現代圖形設計是現代視覺傳達方式之一,圖形是屬於平面的範疇圖形一詞的英文表述是“ Graphic”,源於拉丁文“ Graphics”和希臘文“ Graphickos”,圖形早期的概念主要是:
第一,由繪、寫、刻、印等手段產生的圖像記號;
第二,是說明性的圖畫形象,以區別於詞語語言文字的視覺形式;
第三,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大量復制;第四,是傳播信息的視覺形式。
從廣義上講,圖形是所有能夠利用來產生視覺圖像並轉為信息傳達的視覺符號。
圖形作為平面設計中三要素之一,是設計中非常關鍵的環節,直接影響到三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有時候圖形比文字更形象、具體、直接,這也是圖形藝術魅力的體現。圖形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演繹著時代的特徵,隨著電腦和數碼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採用,現代圖形的內涵在不斷地擴大。
我們通常把“看得懂”的圖形視為具象圖形,它是對自然物象的再現。而抽象圖形則是通過打破常規觀念,通過加工處理,成為人們所說的“看不懂”的圖形。事實上,有的抽象圖形並不一定是“看不懂”的圖形,只是抽象的程度沒有超過人們視覺經驗中對物象的認識。也可以說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只能說是在一定意義上的具象圖形和抽象圖形。
討論的並不是各種類型的圖形,而是構成書籍版面中圖形的主要設計元素,研究不同元素在書籍設計中所展現的風格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如“文學語言”“音樂語言”“電影語言”等。
圖形也如此,也有著自己的語言,圖形語言是形象、色彩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關系。圖形語言像其他語言一樣有一套自己的“詞匯”“語法”結構,眾多的詞匯通過有機的組合構成了語言,不同的詞匯、不同的組合形成不同的語言的表達方式。任何一個語言符號所表達的意義和內涵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以新的觀念和表達方式表現出新時代人們的觀念和審美需求。
書籍設計中圖形語言的運用,通過其合理化的表達,傳達給讀者視覺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悅,可以說圖形語言超越了地域和國家,以它特有的表達方式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如今在圖形表現方式的多元化發展過程中,具象圖形與抽象圖形之間的界定已經漸漸模糊,為人們所熟悉的圖形往往很難引起強烈的視覺新意,需要圖形之間的相互融合產生“新”的圖形表現方式。我們可以用攝影的方式採集具象圖形,通過電腦的圖形設計軟件融入其他的表現形式打破了正常的視覺經驗,產生強烈的視覺印象,達到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書籍設計的圖形語言就是將多種信息歸納為具有寓意的視覺表現,使圖形語言的內涵更為豐富,這也是圖形語言的魅力所在圖形與文字在書籍中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文字先於圖形,圖形呼應文字,兩者構成了書籍的視覺表現主體。
圖形的範圍十分廣泛,它包括了各種各樣的視覺形象符號,無論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均可以視為圖形。書籍中的圖形所要傳達信息不僅僅是簡單的呈現,而是對傳達的信息進行加工和提煉的再次創造的過程,需要對素材進行有益的選擇它的視覺傳達功能通過圖形語言將主題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以便加深人們對主題的理解和記憶。圖形的視覺傳達並不是元素的盲目堆砌,而是尋找能表現所要傳達信息的主題元素,從而達到信息的準確傳達。
更重要的是,圖形的視覺傳達作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途徑,強調的是與受眾的互動。如何才能做到與受眾的互動呢?這就需要通過圖形語言藝術的表現引發受眾的共鳴,挖掘信息背後所承載的情感及情感引發的心理感受。圖形語言的恰當運用使圖形傳達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達到對所傳達信息的有效傳播。書籍設計中圖形正是利用視覺傳達的直觀性和有效的、生動的、豐富的表現力,將書籍的內容和信息傳達給讀者。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的逐漸成熟將進一步加強和擴展圖形語言對信息的準確、有效傳達。圖形圖像處理技術使得圖形的表現更加多元化,通過數碼相機、圖像掃描等現代數字手段將圖形轉化為不同的數字文件在電腦上進行設計,三維的影像表現融入二維平面圖形中,同時電腦繪圖軟件還可以把圖形中的元素分解重構,產生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本文主要討論的是現代圖形元素以及其在書籍設計中的運用,我們把運用現代技術手段表現的圖形語言稱為圖形的現代“詞匯”。
現代書籍設計中,圖形圖像處理技術的介入改變了以往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繪畫或手工製作上的狀況,設計者開始像使用常規工具一樣使用電腦,電腦技術把以往繪畫或手工製作完成稿變成了可以直接交付印刷的“菲林”,大大節省了書籍從設計到出版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