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刷要素/數字印要素
傳統的印刷,必須具有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機械5大要素,才能生產印刷成品。數字印刷無須印版,只有4大要素。
1.原稿
原稿是製版、印刷的基礎,是印刷品的客觀依據。原稿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印刷品的質量。因此,必須選擇和設計適合印刷的原稿,在整個印刷復制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原稿的基調。原稿有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實物原稿和電子原稿等。常用的原稿的種類及特點如表
2.印版
印版是用於傳遞油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文信息的載體。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傳遞到印版上,印版的錶面就被分為著墨的圖文部分和非著墨的空白部分。
印刷時,圖文部分黏附的油墨,在壓力的作用下,便轉移到承印物上印版按版面的特徵和傳遞油墨的方式方法,被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等。不同的印版,其版材、製版方法、印刷方法不同數字印刷中沒有印版,是利用電子控制系統根據數據文件直接控製成像。
(1)凸版。
圖文部分明顯高出空白部分。印版上的空白部分凹下,圖文部分凸起並在
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徑的弧面上。常用的凸印印版有:鉛活字版、鉛版、銅鋅版以及橡膠凸版和感光樹脂版等
(2)平版。
印版上的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幾乎處於同一平面上。圖文部分親油疏水空白部分親水疏油。常用的平印印版有:F版、平凹版、平凸版、多層金屬版和蛋白版以及用紙張和聚酯薄膜為版基的平版。
(3)凹版。
印版上圖文部分凹陷下去,空白部分凸起並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徑的弧面上,版面的結構形式和凸版相反。常用的凹印印版有:手工或機械雕刻凹版、照相凹版、電子雕版凹版。
(4)孔版。
孔版是一種圖文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等但數量不等的網眼組成,可透過油墨的印版。印版上的圖文部分可以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而空白部分則不能透過油墨。常用的孔版有:謄寫版、鏤空版、絲網版等
(3)油墨
是在印刷過程中被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質,它是由色料、連接料、填充料和助劑按照一定配比組成的均勻混合物,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黏性。
油墨的分類方法很多,按照印版類型來分,可分為:凸版油墨、平版油墨、凹版油墨、孔版油墨;按乾燥方式可分為滲透乾燥油墨、揮發乾燥油墨、氧化結膜乾燥油墨、熱固型乾燥油墨、紫外線乾燥油墨等。
4.承印物
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黏附性色料後能形成所需要印刷品的各種材料。最常用的承印物是紙張。此外,使用較多的承印材料還有塑料、金屬等。隨著印刷科技的發展,印刷材料更加包羅萬象,與承印物相對應,出現了光盤、磁盤等多媒體信息記錄材料。
5.印刷機械
印刷機械是指用於生產印刷品的機器、設備的總稱。印刷機械可以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孔版、特種印刷機和數字印刷機等,每一類中又可按結構、印刷幅面、色數、面數等制成不同型號的印刷機。印刷機械雖然種類繁多,特性不同,但一般由輸紙、輸墨、定位控制、印刷、收紙等幾部分組成.
